世界快看:港澳内地青年体验丝路非遗 互享校园文创“灵感”
时间:2023-06-21 17:33:36
(资料图片)
中新社兰州6月21日电(记者 冯志军)在兰州大学纺染工艺实践课堂,学习了解扎染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到临夏州马家窑彩陶文化小镇,体验拉坯、彩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赴敦煌书局,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艺术魅力……来自香港、澳门和内地多个高校的60余名师生,21日在兰州开启校园文创“灵感”的采风之旅。
当日,由兰州大学主办的“港澳内地青年校园文创产品甘肃交流训练营”活动启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文创设计创意启发、校园文创推广培训等形式,引导营员在传统文化中,挖掘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和推广的新思路、新技术。
营员们将用7天时间在甘肃省兰州市、临夏州、酒泉市、嘉峪关市等地,体验兰州牛肉面、临夏蛋雕砖雕、壁画临摹等传统技艺,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国马家窑彩陶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等艺术展馆。
兰州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许希辉表示,此次交流不仅能增进港澳与内地青年之间的友谊,还有助于促进甘肃与港澳高校开展更广泛、更深度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探索甘肃文创、特别是校园文创研发途径,为港澳内地青年提供更多学习交流平台。
训练营的第一堂课是“纺染工艺实践课堂”,授课老师介绍了中国染缬的历史发展脉络,并从扎染图案、工具、方法等角度展示了具体步骤。经过几次实践,营员们做出了自己满意的扎染作品,绚丽的图案像花朵一样,在染布上绽放盛开。
“很期待蛋雕、泥塑的学习与体验,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临夏的少数民族文化,从中获取校园文创的创作灵感。”香港浸会大学学生李晓晴表示,希望借此机会能够与内地同学交流学习,领略甘肃省的风土人情,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被古丝绸之路贯穿全境的甘肃,东西蜿蜒约1600公里,沿途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星罗棋布。甘肃“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0余项非遗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澳门理工大学学生孙月云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虽然是第一次来西北,但通过网络早就关注到了持续火爆“出圈”的甘肃铜奔马系列文创产品,这与全国兴起的“文创热”不谋而合,澳门也在培训文创人员,希望此行了解到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及当地文化观念,通过见闻“学有所得”。(完)
相关稿件
今日最新!颐和园九大景区串起“少年科普路” 让中小学生读懂园林
全球快消息!曝新疆队交易阿不都沙拉木!一年前还是CBA得分王,令人唏嘘
今日热讯:【健康科普】商丘市中医院: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灸
证监会公布6月证券公司“白名单”,共31家券商入榜-环球今日报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十年来组织实施近20次海外中国公民撤离行动 焦点精选
【世界报资讯】全市首家!济南高新区电商转实体实现“一键切换”
AION V Plus上市,新增续航里程400km车型-看热讯
陈情令:16年后蓝湛给魏婴的意外馈赠,为何魏婴都有些接不住?|速看
互联网看点:LGW11参数配置曝光:搭载联发科HelioP22处理器|全球热点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即时看!天桥艺术中心“传统焕新计划”发布,20部小剧场作品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