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有36种水鸟的数量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标准
时间:2023-08-03 11:51: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 陈静)在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和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的支持下,上海市林业局牵头组织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完成首次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记者1日获悉,调查报告经江浙沪皖四地专家评审通过,结果正式出炉。
工作人员在湖泊开展越冬水鸟调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保护处供图)本次调查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记录到全球受胁物种16种,其中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5种,易危物种9种。根据单个地点记录的鸟类数量,超过2万只水鸟的调查地点共14个;有36种水鸟的数量达到了国际重要意义(超过1%种群数量)的标准。
调查人员观察到的小天鹅。(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保护处供图 )这些水鸟分布在53处湿地,其中达到1%种群数量的水鸟种类较多的地点有安徽的菜子湖、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湖、黄陂湖湿地和泊湖,浙江的庵东湿地,上海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地点图示。(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保护处供图)据介绍,本次越冬水鸟调查共同组织19个调查队、150余名调查队员在三省一市的118个沿海及内陆湿地开展,其中上海市13个,江苏省64个,浙江省22个,安徽省19个。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09种1150958只。其中上海市记录到65种106508只;江苏省记录到82种436583只;浙江省记录到79种130936只;安徽省记录到66种476931只。
调查人员拍摄到的越冬的丹顶鹤。(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保护处供图)本次同步调查初步查明了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为进一步加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关键区域的水鸟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协作提供了案例和数据支撑。
调查中工作人员拍摄到的越冬的鸭类。(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保护处供图)本次调查记录到的最常见类群是雁鸭类,占全部统计水鸟数量的69.0%。数量最多的10种水鸟总数占全部记录总数量的73.0%。这10种常见水鸟是豆雁/短嘴豆雁、斑嘴鸭、翘鼻麻鸭、普通鸬鹚、罗纹鸭、绿头鸭、白骨顶、黑腹滨鹬、花脸鸭和反嘴鹬。(完)
相关稿件
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有36种水鸟的数量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标准
中视金桥(00623)发盈喜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约3800万元至5000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城步融媒体中心:“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 让组织生活“底色”更亮
原叶鲜奶茶再升级!霸王茶姬全新产品基底已在2000+门店使用
岳阳市2023年妇幼健康工作半年讲评会暨保健业务工作培训班顺利举办
三星 Galaxy S24系列将配备高频骁龙8 Gen3 CPU主频3.3GHz
A股收评 | 沪指收跌0.89% 北向资金净卖出超50亿 智能驾驶再爆发!
巴西阿根廷后,又一南美国家启用人民币结算,西方赶忙递来橄榄枝
软银旗下 Arm 据悉力求在 9 月 IPO 获得 600 亿美元以上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