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安全施工除隐患 建筑工人要小心
时间:2023-06-21 11:23:33
扫码看视频,学习工地施工安全“真功夫”
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建筑工地日益增多,安全生产问题一刻也不能大意。为此,记者走访了桂城街道城建和水利办,了解建筑工地上容易被忽视的安全细节,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安全隐患一
不规范佩戴安全帽
安全帽是施工工地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之一。安全帽虽小,但它在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且佩戴前要检查安全帽是否有损伤,坏了的要及时更换。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帽也有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安全帽应报废。
“扣好并拉紧下颏带,才能让安全帽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桂城城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佩戴安全帽要注意规范,应将内衬圆周大小调节到对头部稍有约束感,用双手试着左右转动头盔,以基本不能转动但不难受的程度,以不系下颏带低头时安全帽不会脱落为宜。若是女士,还应将长发盘起放于安全帽内。
安全隐患二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高度在2米以上(含2米)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很多工人觉得两三米的高度不会造成危险,就不系安全带。但万一发生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也会导致伤残甚至死亡。”桂城城建办有关负责人说,高处作业一定要规范使用安全绳、安全带,并穿防滑鞋,防止在工作时被刮倒、打滑,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同时,未成年人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癫痫病、脑部曾做过重大手术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此外,预留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它防坠落的防护措施。电梯井口必须设置有效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严禁拆除或攀跃,防止工人误跌落。
安全隐患三
物体打击伤害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施工工地上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事故频率等特点。
为防止物体打击,高处作业时应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有关人员外,其他人禁止在作业地点下方通行或逗留,且作业地点下方应有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
“有些工人为了方便,会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这样很容易打伤下方人员或击毁脚手架。”桂城城建办有关负责人说,上下传送工具或材料应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起吊重物前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试行起吊。在起吊过程中,如发现绳扣不良或重物有倾倒危险,应立即停止起吊。
安全隐患四
用电及动火作业不规范
工地施工情况复杂多变,客观上又造成了临时用电的随意性,“乱拉乱接”成为一些工地的常态,为触电事故埋下祸患。
桂城城建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严禁电源线与金属构件接触,禁止机具电源线缠绕、支挂在现场钢筋上;机具需要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电工在停电维修时,必须在闸刀处挂上“正在检修、不得合闸”警示牌等。
另外,工人吸烟一定要到指定场所,也严禁在宿舍使用明火。在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的,必须办理动火审批,并在醒目位置挂防灭火器,同时清理周围可燃易爆物体。
安全隐患五
违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地下有限空间内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情况。
“进入有效空间作业前一定要事先通风检测,并穿戴专用服装和设备。”桂城城建办有关负责人说,如果不能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宣传培训和警示教育,普及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和科学施救知识,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邹韵斯通讯员谢永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