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粽子
时间:2023-06-23 14:24:59
记者21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葬内发现了大量圆形植物包裹。研究发现,包裹外部为槲叶,内部为水稻、黍等粮食,这些槲叶粮食包裹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粽子。
(资料图)
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掘现场负责人武志江介绍,八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椁室中后室的木案上,发现了大量用叶子包着的圆形包裹。
图为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现的圆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完整的圆形包裹有40个,还有很多破损散落在椁室底部,这些包裹都由宽大的植物叶子层层包着,由麻绳或者茎秆捆扎,呈现厚圆饼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与寄生物考古实验室主任蓝万里说,通过测量,包裹的直径约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
据介绍,随着包裹一同出土的还有少量树枝,考古人员推测这些植物包裹几个为一组,串在或系在树枝上。
“由于八号墓所处位置地下水位较高,墓室整体被地下水浸泡,形成了特殊的埋藏环境,这为墓葬中文物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圆形包裹千年未腐。”武志江说。
考古人员通过体视显微镜分析发现,40个完整包裹内有39个里面装的是没有脱壳、没有煮过的稻谷,另外1个装的是黍。
图为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现的圆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为了判断包裹这些稻谷和黍的植物叶子,我们找来同种类现生叶子进行比对,通过拼合各个部分的残片,根据叶形、叶缘、尺寸、叶脉形态等特征,最后判断圆形包裹外的植物叶子是槲叶。”蓝万里说,槲叶是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子,现在豫西一带依旧流传着食用槲叶粽子的习俗,也叫槲包。
“楚国槲叶包,如今端午粽。先民们的饮食痕迹,以文物为载体,跨越千年,见证着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蓝万里说。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墓葬,2015年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圆形包裹。考古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包裹外部为槲叶,内部为水稻、黍等粮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粽子。
相关稿件
环球简讯:美股异动 | 大型科技股走高 亚马逊(AMZN.US)涨超3%
大爆冷!男乒世界亚军2-3出局,印度黑马发威,此前连赢中韩名将
传承人文力量 涵养家国情怀——多地群众端午节庆扫描 当前消息
福特 SK On 合资企业将获得 92 亿美元美国政府贷款,用于新建电池厂
小将不签经纪公司不能上广东一队?辽宁球迷映射的是自己惨痛经历|天天视讯
环球即时看!盆栽植物防红蜘蛛妙招 盆栽植物防红蜘蛛妙招是什么
“给我妈道歉,并把赡养费改成1万,我就复婚”前妻:我又结婚了-全球消息
华为手机怎么开启定位功能设置 华为手机开启定位功能设置在哪里_世界观天下
天天热消息:一场0-3后,中国男足连续8届无缘U17世界杯!小组1分耻辱垫底
现场默哀!银川市长鞠躬致歉,立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