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角膜屈光手术的思考 环球快报
时间:2023-06-23 09:13:10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资料图)
讲者:陈跃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今天和大家学习的题目是“儿童角膜屈光手术的思考”。大家所熟知的屈光手术,一般针对18岁以上成年人。那么,儿童角膜屈光手术与成年人的有何不同呢?我们一起认真聆听,北医三院陈跃国教授的经验分享吧。
◆儿童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的矫正与弱视防治
- 框架眼镜:首选矫正方式,简单有效
存在问题:棱镜效应、双眼成像不等、心理因素
- 角膜接触镜:
存在问题:不耐受、炎症/感染(尤其是戴着过夜)、摘戴不便
- 屈光手术:最常见的且争议较少的是IOL植入,用于先天性、外伤性白内障手术
◆屈光手术的分类
- 屈光手术的目的:减少对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的依赖
- 多种选择,术前评估筛选,个体最佳术式
- 角膜屈光手术(切开、激光、层间植入、角膜胶原收缩、角膜胶原交联)、眼内屈光手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PIOL、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RLE)
◆1995年,首次报道PRK矫治儿童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 近视性屈光参差>2D、远视性屈光参差>1D、散光性屈光参差>1.5D;是导致弱视的主要原因
- 未矫正的近视性屈光参差>6D、远视性屈光参差>4D;100%导致弱视
◆现代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平台
-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
FS-LASIK(主流术式) ——板层
- 全飞秒激光(制帽+屈光矫正)SMILE——板层
- 全准分子激光(去上皮+屈光矫正)tPRK、LASEK—— 表层
通过一例病例,对比表层和板层手术的优点和缺点。
点击本文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
◆表层vs板层
◆多采用表层手术(PRK、LASEK)
√ 更容易配合、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 减少或避免术后角膜扩张、角膜瓣相关并发症
X 屈光度范围较局限:+3.00至-8.00D(+6.00至-12.00D)
X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
X 屈光回退(regression)
◆表层手术后haze的形成机制
◆围手术期注意要点
- 术前教育、检查结果准确、可靠(9-12岁以上儿童)
- 表麻,需要主动配合、注视,确保角膜顶点对位
- 动作熟练、轻柔,缩短手术时间
- 术中0.02%丝裂霉素的使用,减轻haze
-术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注意高眼压反应
- 术后随访、辅助配镜
◆儿童角膜屈光手术的“特殊”适应证
- 择业(参军)需求,17岁高中生(国内相对较普遍)
- 伴有影响视力的角膜浅层瘢痕(尤其是单眼)
- 早期进展期圆锥角膜(联合角膜胶原交联)
总 结
- 适应证范围外的应用(off-label),存在争议,需要慎重!
- 保守方法效果不佳、难以实行或难以坚持才可考虑!
- 详尽检查,认真评估获益/风险比!
- 充分沟通、知情同意!
- 摘镜不是主要目的,术后须继续进行弱视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后仓,谢立信,武国恩.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儿童屈光不正中的应用[J].眼视光学杂志,2000(04):248-249+252.
[2]倪海龙,宋峰伟.近视矫正防治临床与研究现状略览[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3(09):128-131.
点赞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THE END
往期精选
☞
☞
欢迎个人转载,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北京眼科学会或标明转载自北京眼科学会
北京眼科学会
更多专业眼科知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