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发布 实现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监测
时间:2023-08-19 23:14:5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9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第四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上,首次对外发布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
本次发布的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包含草原蝗虫、鼠害和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预测产品。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人员充分利用具有大面积同步数据获取、持续动态监测优势的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调查数据,进行大范围森林和草原生长状况监测,以及草原蝗虫、鼠害和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状况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灾害发生动态信息,科学分析和评估灾损状况,逐步建立了林草病虫害遥感监测和预测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和系列产品集成至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系统中,实现了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
传统的林草病虫害监测主要以人工调查和目视解译为主,此类方法耗时费力,且难以实现大范围覆盖。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无损、大面积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林草病虫害监测,为灾害测报与应急响应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林草病虫害遥感监测以病虫害胁迫下,林草植被的光谱响应及时空变化过程作为病虫害光学遥感监测的基本依据。通过对病虫害栖息地的监测,即通过对地表温湿度等气象参数、土地利用和景观等地理参数,以及植被物候和长势状况等参数的遥感监测,与病虫害发生发展过程模型结合,最终实现林草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测。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黄文江介绍,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对于病虫害及时、高效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蝗虫逐渐成为最频繁和最具破坏性的草原灾害之一。科研人员们提出了草原蝗虫适生区遥感提取方法,建立了草原蝗虫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高效率的草原蝗虫发生风险预测,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
目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已通过该系统持续发布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对保障森林和草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成果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地球观测组织(GEO)等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的持续采纳,并开展推广应用。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相关稿件
林草病虫害监测和预测空间信息产品发布 实现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监测
一线|美破产律师:恒大在香港等启动债务重组等于破产保护,美国只是延伸
瑞德智能(301135)周评:本周涨0.65%,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637.27万元
戎美股份(301088)周评:本周涨4.24%,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98.17万元
暴雨黄色+冰雹黄色预警发布,目前上海“一蓝三黄”预警高挂!全市防汛防台三级响应启动
希尔化工(833802):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357.8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有党员干部领着干,我们有信心”——赞皇县嶂石岩村恢复重建一线见闻
恒润股份: 江阴市恒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会、监事会延期换届的提示性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