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 | 临颍王岗善庄闫村:多元化种植拓宽村民致富路
时间:2023-08-07 10:20:40
8月5日早上7点左右,记者来到临颍县王岗镇善庄闫村,看到种植基地一畦畦藤蔓上结满了小白冬瓜,村民在地里穿梭,采摘、搬运、装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小白冬瓜收成好、质量高,赢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善庄闫村党支部副书记闫进财介绍,近几年,该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示范,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该村种植的冬瓜有翡翠冬瓜、精品白皮冬瓜等,收益比种植其他作物高两成。
(资料图)
在善庄闫村的一个收购点,小白冬瓜堆积如山。村民有的忙着装袋、码垛,有的忙着装车。“今年基地种植的小白冬瓜采用有机肥料作底肥,从栽种到成熟,全程绿色、无公害。”收购点负责人宋国中介绍,早在一个多月前,广东、安徽、上海等省市的批发商就到基地考察,付了订金。
种植小白冬瓜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正在装车的腾国才说:“我每天早上6点来装车,工资日结,一个月能挣7000多元。”
记者看到,在收购点附近,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其中,一辆满载的货车,足足拉了两万多斤小白冬瓜。
“村集体经济要持续做大做强,必须‘多点开花’。”在善庄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俊超看来,聚焦‘一村一品’,种植小白冬瓜取得的收益固然可观,但要长远发展村集体经济,还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种植路子。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中药材种植。
记者来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一片郁郁葱葱,中药材的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村合作社有700亩流转土地,其中450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200亩种植优质烟叶。今年,我们将5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种植中药材荆芥和薄荷。”张俊超介绍,荆芥和薄荷种植成本低、收益高,一年可种2茬至3茬,成熟后,使用机械切割,然后晾晒,打包发往亳州。
“这些荆芥晒干后,每斤能卖9元至10元。”张俊超告诉记者,下一步,善庄闫村将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民种植中药材,并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拓宽村民致富路。
“去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0万元,今年预计达80万元。我们将争创‘五星’支部。”张俊超信心满满地说,善庄闫村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全方位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走深走实。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应诗雨
统筹 王辉
审读 王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