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惠农工程上 实事办在农户心坎里
时间:2023-08-04 14:35:24
|
本报记者 陈羿帆
7月29日,铜山区黄集镇吕楼村徐州市新思路果蔬专业合作社葡萄园里硕果累累,连片的葡萄晶莹剔透,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几名工人采摘葡萄准备销售。大家说说笑笑,分工协作,一幅丰收的农忙景象展现在眼前。
“刚刚把大棚里采摘下来的水蜜桃运往广东、上海,再过几天,园里大批的‘蓝宝石’就可以推上市场了,按照今年的行情来看,这一波葡萄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合作社负责人韩维良介绍,自己所经营的这片果蔬合作社占地有300多亩,以种植水蜜桃为主,并少量种植了葡萄,如果不是几年前徐州农商银行一笔贷款资金的帮扶,自己的合作社也不会有如今的规模,“徐州农商银行推出的惠民快贷利率低,也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很适合我们这种种植户,最近我打算再从这家银行贷100万用于水果品种的更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今年以来,徐州农商银行黄集支行党支部(以下简称“黄集支行”)以省联社“推进五访五增,助力经营主体”活动为落脚点,积极响应徐州农商银行总行党委“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动与黄集镇各村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打造共建平台,将党支部主要精力放到惠农工程上,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把实事办到广大农户的心坎里。
截至6月末,黄集支行总贷款余额2.81亿元,贷款总户数1302户。其中,涉农贷款总额2.71亿元,户数880户,“惠农快贷”余额844万元,户数17户。
疏通堵点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户
黄集镇地处铜山区西北部,当地最具特色的产业当属菜花、包菜、芹菜等蔬菜的种植。对于当地乃至周边不少农户来说,都体会过这样的难事:需要资金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贷款最合适;由于没有合适抵押物、没有担保人,很难申请到贷款;贷款审批的数额不足使用,还要通过网络平台借助高额借贷……黄集支行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困扰黄集镇“三农”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融资、信用环境、营销渠道等环节。
查明了“堵点”,就因症施策,寻求疏堵良方。黄集支行全体员工主动走出营业厅,对镇上所有种养殖农户有针对性地进行逐一走访,将产品与服务送上门去,解决黄集镇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虽然黄集镇只有我们一家金融机构可以为周边的农户办理贷款,但有资金需求就找农商行这一理念还未深入到每一个农户心中。”黄集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路俊表示,为打造党支部独有特色,黄集支行在惠农工程方面大做文章,今年以来,他们先后与当地聂楼村、传楼村、平楼村、三座楼村等多个村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共建活动,通过种养殖大户座谈、防范电信诈骗讲堂、数字人民币宣传、“惠农快贷”等助农产品专题宣传活动,普及金融知识,推广助农金融产品。
在黄集支行管辖行鼓楼支行副行长赵鹏看来,黄集支行今年最大的转变就是在宣传面上,让黄集镇当地百姓逐渐提升对于徐州农商银行的接受认可度。“大家以前对于我们的印象可能就是知道可以存钱、贷款,但对于我们贷款产品的利率以及服务方式却不是很了解,通过近期一系列走访活动,把我们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名农户身边。”
减费让利让客户真正用好惠农政策
不仅是走访宣传,黄集支行还构建了覆盖“镇—村—农户”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持续开展党建共建、“整村授信”工作,进村入户向村民、村委成员、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宣讲徐州农商银行金融惠农政策,进一步畅通广大农户的信息获取渠道;通过“阳光信贷白名单”采集,建立信息档案,有针对性地送信息、送金融知识、送金融产品,开展“一揽子”金融服务活动,让更多的种养殖户感受到徐州农商银行满满的“金融获得感”。
没有合适的抵押物,种养殖户如何获得融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针对这一情况,黄集支行根据当地种养殖农户融资面临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一款不需要抵质押的产品——“惠农快贷”,该产品是省联社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的银担合作模式产品,有效解决了现代科技型农业主体发展过程中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融资成本较一般产品可为农业主体节省近30%。今年以来,黄集支行积极利用该项助农政策大力推广“惠农快贷”产品,黄集镇不少种养殖户形象地把“惠农快贷”体验总结为“四省”——省钱、省时、省事、省心。
“2020年我从农商银行贷了80万元用于建造大棚,今年还完款,看着鸭苗行情那么好,我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就又申请了80万元。”前不久,在黄集镇三座楼村养殖3万多只种鸭的董万峰通过徐州农商银行“惠农快贷”,再次申请到80万元的贷款。
董万峰自己算了一笔账,如申请80万元贷款,使用一年他需支付3.5万多元利息,与往年相比,今年他能省近2万多元的利息。“我们农民种养殖都不容易,辛苦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徐州农商银行‘惠农快贷’太划算了!替我们农民减轻负担不说,我也不用四处求人了!”
信用赋能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银行有“钱”用,农户缺“钱”花,两者相加,正好平衡。但想做好这道简单的方程式,却不是简单的问题,“贷款为何难?”“贷款为何贵?”
据介绍,之前农户普遍认为贷款难,是因为以前贷款不仅需要抵押物,且一个人贷款至少需要2-3人来担保。现如今,徐州农商银行以老百姓信用为主要贷款依据,通过客户经理了解贷款农户经营情况,判定与之匹配的信用度,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授信,从而降低贷款缺少担保人、抵押物的负担。
“目前我们‘整村授信’业务已经基本覆盖了黄集镇的18个行政村,在评议后,将每一个行政村的信用户列入到‘白名单’中,只要是‘白名单’上的客户,就可以直接通过操作手机进行贷款。”路俊告诉记者,“整村授信”让每个农户都有了专属于自己的信用“画像”,自动形成用款人信用记录,引导农户增强信用意识,规范信用行为。
徐州农商银行相关涉农贷款产品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并且可以随贷随还,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路子,大幅降低了农村融资成本,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为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按下“加速键”。
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