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托起幸福“夕阳红”
时间:2023-08-30 16:38:28
不必远方,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这样的愿景在南海区很多“社区幸福院”里已经变成了现实。
8月28日,记者从南海区民政局获悉,一连几个月,九江镇石江社区幸福院,联动多方资源为社区长者提供健康知识学堂、文体娱乐、居家康复、关爱巡访等医养结合的服务,让“养老”变“享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社区幸福院开展便民康复活动。资料图片
健康服务送上门
打造幸福晚年生活
“生活不离本社区、情感不离老街坊、养老不离身边人”是很多社区和老人喜爱的一种养老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家住九江镇石江社区的梁婆婆,不定期有社工上门嘘寒问暖,还有康复师为其按摩腿脚。作为石江社区幸福院关爱巡访受惠长者,梁婆婆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们社区太有爱了,对我们长者特别关心,让我们特别安心。”
每月定时上门慰问关爱巡访对象,链接康复师资源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康复保健服务,这是社区幸福院社工的日常。社工们既链接爱心企业资源,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区党员、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了解所需提供生活照料,还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关爱探访活动,让长者感受“老有所养”的社区养老氛围。
像这样贴心温情的服务,在石江社区幸福院不胜枚举。近年来,石江社区幸福院链接九江桃苑护理院康复师、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分院、佛山爱尔眼科医院、石江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资源,为长者设置义诊、康复服务摊位、健康讲座,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及康复服务,让社区长者学习健康保健知识的同时,增强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让长者们拥有一个丰富、健康的晚年生活。
“幸福院条件好,老人也多,大家在一起聊天、听听健康讲座,一天时间一下就度过了。”社区居民李姨高兴地说,让我们感受到“养老”变“享老”,未来更加淡定面对老去这件事。
探索“以老助老”
“帮人亦是帮己”
除了“享老”,在石江社区幸福院还有这样一群长者,他们虽然都已退休,年过六旬,但在幸福院的组织下,利用自己的专长,在退休后发光发热。
去年退休后,何姨选择了长期定居在九江。为了让退休生活更加充实,她经常和几个老友相约去幸福院健身和聊家常,偶尔遇到婆媳关系紧张的老人,她还会正向引导。很快她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知心姐姐”。
热心肠的何姨还主动加入了幸福院长者志愿服务队,一有空,她就参与上门探访高龄长者、村居活动等社区志愿活动。目前,幸福院已培养了一支由10位长者志愿者组成的队伍,让他们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帮助社区幸福院文化共建和长者服务共创。
与此同时,社区幸福院不定期通过培训、团建、座谈会等方式,提升长者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增强长者志愿者的凝聚力。据不完全统计,从急救噎食+喂食,到压疮预防和更换床单,以及长者照护技巧等培训,培训课程累计超100人/次。尤其在提高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上,长者志愿者们将学习到的健康养生知识和照护知识与技巧分享给其他长者和家庭照护者。
何姨直言,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会一直参加幸福院的志愿服务。“在退休后发挥余热,帮人亦是帮己,大家都感到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
“以少老服务老老”,石江社区幸福院通过一群老人帮助另外一群老人的模式,形成互助互爱的社区养老氛围,让这里的老人有奉献、有大爱。
专业守护夕阳红
养老服务有“量”更有“质”
在石江社区幸福院,记者不但看到一群友爱互助、甘于奉献的老年人,还有发挥专长,有组织地为社区养老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九江桃苑护理院医护团队,以及幸福院社工。
聚焦社区特殊长者,以长者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改善长者健康。社区幸福院既有医护团队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还有社工提供精神关怀服务、家属引导及支持服务,共同提高长者的健康质量。
连续几个月腿脚疼痛的李婆婆,一直忍着疼痛没有告诉子女。”他们平时工作太忙了,一点小痛,忍忍就过去了。”李婆婆见到社工上门探访,无意间说起腿脚疼痛多月。社工探访结束后,很快链接桃苑护理院的资源,帮助李婆婆转介到护理院住院疗养。
疼痛得到缓解的李婆婆直夸:“幸好有社工帮忙联系资源,护理院的服务真是不错,以后住院看病不是难题的了”。
让老年人享有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日趋老龄化的社会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南海社区幸福院一直实践的写照:医养结合托起幸福“夕阳红”,让“养老”变“享老”。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戴欢婷 通讯员 周雪锋 朱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