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布局 数智化“国家队”为何同选南海?
时间:2023-06-20 10:24:05
蒙娜丽莎瓷砖数智化车间。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永程摄
(资料图)
大欣针织数字化车间。资料图片
三大运营商为何青睐南海?
工业信息化,智造赢未来!
6月19日上午,南海区与中国联通佛山市分公司签署《关于推动佛山市南海区数字经济发展深化合作协议》。这是南海继去年7月、11月分别与广东电信、佛山移动达成战略合作后的又一次签约,标志着三大运营商在数智化这一战略领域,均选择将南海作为优先合作伙伴。
事实上,南海也是三大运营商开展数智化创新的“试验田”“先行地”。比如佛山联通将首个全5G工厂放在南海的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打造出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第一个5G园区。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携手佛山企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的“探索基于工业PON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应用”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近期,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又将首家中小企业专属服务保障中心放在位于南海区狮山镇的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对南海的青睐可见一斑。
“要坚定制造业当家的初心、坚定转型升级的决心、坚定打造示范的雄心、坚定携手合作的诚心。”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广阔的空间足以承载更多的资源;南海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企业实施“两化转型”,尤其是支持“两化转型”的支撑企业、服务商。
三大通信运营商,作为数智化的“国家队”,为何纷纷同选南海打头阵?他们看重南海的什么?与南海“双向奔赴”的背后藏着哪些密码?
三大运营商携省市数字化资源重仓南海
南海很早就意识到,新基建的核心,就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连接未来的纽带。
当前,人类社会已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新型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支撑和重要物质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早在2018年,南海就以建设广东省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为启动,吹响了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号角。2021年,南海区坚决扛起全市排头兵的重大责任,出台了《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3年投入65亿元支持数智化转型,以最高维度、最大力度、最强决心答好数字化这道“必答题”。
政策的引导,市场的潜力,让南海得到不少服务商的青睐。2022年7月,南海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签署数智化新型城市建设合作协议,计划发挥“云、网、数、智、安”能力,协助南海开展新型智慧城市、感知城市顶层设计。
去年11月,南海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移动佛山分公司(以下简称“佛山移动”)签订推进数智化城市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在“5G+新基建”、数字政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城市品质大提升、民心工程落地五大领域加强合作。
6月19日,南海区又与中国联通佛山市分公司签署《关于推动佛山市南海区数字经济发展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5G+新城建”、制造业创新高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深入合作。
尽管合作的方向有所不同,但值得关注的是,三大通信运营商,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国家队”主力军,均把南海区作为全省、全市数智化业务布局发展的重点区域来看待。比如,广东电信把南海作为全省的重点布局区域,在南海注入省级的数字化资源,计划在南海投入超40亿礼包。而佛山电信、佛山移动则将市级的数智化资源重仓到南海。
数智化先行区与“国家队”的双向奔赴
南海始终坚持“制造立区”这个初心,并致力打造“智造强区”。
三大运营商选择重仓南海,与其说是南海政府极力争取的结果,不如说,两者的合作更像是一场以数字化转型为共同目标的“双向奔赴”。这背后是基于南海对制造业当家的坚持,强大的转型市场潜力和政府的大力扶持。
“南海是制造业重镇,也是制造大区,南海的初心是要坚守制造业当家的根与魂。”王勇表示,南海正在推动制造业往高端化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这当中就需要信息业提供支撑,推动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南海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全区拥有市场主体62万户,其中制造业企业约4.9万家,规上工业企业4369家,这为服务商在南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以此次南海与佛山联通签约为例,事实上,早在2021年,中国联通佛山市分公司就与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达成5G专网开通合作。上线5G专网后,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智慧工厂进入全新阶段,成为国内首个无死角、全覆盖汽车整车制造领域5G产业园区。
广东电信也把南海作为数字化创新的“试验田”。今年5月,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在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发布中小企业5G数字化服务产品,并设立首家中小企业专属服务保障中心。
佛山移动则打响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示范标杆“三大战役”,协同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一级数字工厂,协同广东新元素板业、东方精工等企业成功申报数字车间。
南海是服务商的蓝海,本土的服务商和制造业企业在合作中实现同步成长。今年3月,佛山市工信局公布了新一年度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共包含65个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115个应用服务/产品。其中,南海区企业数量占全市的52%,产品数量占47%,两项数据在全市五区均排在首位,说明南海区打造数字化服务生态的成效显著,佛山转型的“南海服务”力量十分强劲。
为满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庞大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南海通过“引入+培育”的双重着力,目前拥有超200家覆盖转型进程全链条的数智化服务商“百家军”,并有摩尔元数、腾讯、京东、徐工汉云及工业富联等5家经工信部认定的“双跨平台”(佛山共8家),转型服务能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佛山均遥遥领先,在全国县区一级也名列前茅。
从数字产业集聚到集群数字化转型
南海出台“数字领航”行动计划,支持制造业当家。
当前,南海的制造业数智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一方面,通过前期的政策引导,南海实现了“逢企必谈数字化”的氛围,涌现出大量的数字化示范龙头企业,已打造佛山市数字化示范工厂8家、示范车间57个。另一方面,南海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它们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关键支撑。然而,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薄弱,往往需要借助“链主”企业或产业集群的带动。
南海拥有14个产值超200亿的产业集群,支柱产业数量在全国县区一级中领先。因此,站在当下节点,南海把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作为落实“千企智造”的重点方向,把数智化的“主战场”从龙头标杆企业以点发力,转向中小微企业连片成面,从示范企业走向示范集群。
目前,南海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正以两种方式同步向前推进:一方面,以蒙娜丽莎、群志光电、维尚家具等为代表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已搭建起能够支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的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并以打造国家工信部特色产业平台为目标在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纺织印染、机械装备、五金、家具等行业已由深耕行业的服务商牵头,为行业量身定制出数字化转型工具包,在应用推广中不断优化工具包,争取打造出全国“小灯塔”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南海区还积极利用“数字贷”政策,有效撬动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进行转型升级投资。截至目前,已有416个项目进行了数字贷备案,备案涉及企业投资金额超70亿元,金融机构已发放贷款12.6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
今年,南海区出台了“数字领航”行动计划,力求在数字领航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快马加鞭”,支撑制造业当家。该计划把“产业数字化升级工程”作为重点,并进一步将任务量化,要求2023年全区挖掘30个南海区数字化示范场景及工厂,基于产业集群转型成果形成5个以上行业级数字化产品链,并提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最高可获7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
接下来,南海区将以“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为架构,积极开展深度行业调研,提出精准解决方案,积极融通数据平台,连片成带集聚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全面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年智李丹丹通讯员王雅博黄丹
数读南海数智化转型
服务商的蓝海
今年3月,佛山市工信局公布了新一年度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共包含65个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115个应用服务/产品。其中,南海区企业数量占全市的52%,产品数量占47%,两项数据在全市五区均排在首位。
目前,南海拥有超200家覆盖转型进程全链条的数智化服务商,并有摩尔元数、腾讯、京东、徐工汉云及工业富联等5家经工信部认定的“双跨平台”。
南海已有超17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约占全区规上企业数量的40%,占全市开展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的48%。
金融支持
截至目前,南海已有416个项目进行了数字贷备案,备案涉及企业投资金额超70亿元,金融机构已发放贷款12.6亿元。
“数字领航”行动计划
今年挖掘30个南海区数字化示范场景及工厂,基于产业集群转型成果形成5个以上行业级数字化产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