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 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例证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23-07-31 18:19:12

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璜。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李栀子


【资料图】

“一眼史前三千年”,这是黄山遗址带给每一个初见者最直观的震撼。

何谓三千年?跨越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等史前年代的丰富遗存,就堆叠在这座不足30米高的土丘之下。

7月29日,在南阳黄山遗址探方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领队马俊才的介绍,让中华文明发源肇始阶段文明交流互鉴的风貌,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玉致富的区域古国

“兼具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石家河文化的特征,从新石器时代到早商时期国家文明的文化类型,在这里找到的样本无缝衔接、脉络次第演进,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黄山遗址!”从事考古工作已有34个年头的马俊才面对记者讲述时,仍然难掩兴奋和激动。

记者从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边的青纱帐中,寻得一条向北道路,沿路登上黄山的高点,周围景色为之一变:

独山、蒲山两座山丘遥遥相望,好似在左右相护持,相距不远的白河从前方弯流而过,宽敞平静的河面如玉带缠绕……

2021年,考古人员在黄山遗址发现了仰韶、屈家岭时期由码头和人工河组成的水路交通系统,面积近30万平方米。山下的大型人工河,同东、南、北三面的古河构成了大型环壕聚落,还在环壕南部发现了通往独山的古河道,构成了一个水路运输的体系,时间上限距今5000多年,下限距今4000多年,是国内发现最早的“码头+环壕”水路交通。

“数千年前,中原大地及周边区域部落聚集、方国林立,位于南阳盆地中心黄山的这个方国,世代以附近出产的独山玉为材质,制作祭器、礼器甚至实用具,并挖掘运河建造码头,通过物资交换方式,向其他地方输出玉制高端商品,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站在黄山遗址的M77号墓葬前,马俊才展开畅想,把这里称作史前的港口型“制造业强国”。

M77号墓葬是黄山遗址目前发现等级最高的墓葬之一。发掘出土了双玉钺、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镞和猪下颌骨,其中400多个猪下颌骨分层摆放、紧密堆叠,数量之多国内无出其右、震惊学界。

“现在黄山遗址已发掘出随葬猪下颌骨总数达2000多个,而国内其他区域已发掘出的总数才3500余个。”马俊才介绍,新石器时代墓中随葬猪下颌骨是财富、地位的象征,代表着墓主生前经常性食用猪肉,应是一位首领型的贵族。

考古研究显示,这些数量庞大的猪并非在黄山养殖,那么,这座贵族“常食肉”的史前文明,当时凭什么支撑起这样的消耗呢?

马俊才认为,首先是居住在黄山的先民发现并掌握了“核心科技和战略资源”,即从加工石质工具到利用独山玉等生产“奢侈用品”,通过对外交流满足其他国家的祭祀、礼乐需求,换取粮食肉类、兵器或其他物资。

“文明在宛”添新证

这样一个交通发达、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史前文明,为何在很长时间内不为外界所知呢?

其实,发现黄山遗址可以追溯至1956年,当时文物调查人员就在当地收集、发掘出石斧、陶器等遗物,并确定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随后于1959年进行了试发掘,共发掘出了一批房基遗址和57座墓葬。2013年,黄山遗址被确立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第一次试掘中,已出土了数量丰富的石器、骨器、陶器。而发现的5件玉器均被鉴定为独山玉材质,其中的一件“玉铲”因距今5000多年,被誉为“中华第一铲”。

令人遗憾的是,黄山遗址和“中华第一铲”的价值虽然被学界所重视,却并未受到更多社会关注。

“黄山是一座待发掘的史前宝藏,一旦打开将有惊世发现。”2011年前后,南阳历史文化学者白振国在方城县、原鸭河工区等地任职时,曾经围绕岩书岩画等史前文化遗存开展长期调查研究,在进行田野调查和史料翻阅后,他曾敏锐地意识到黄山遗址的价值。

201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队到黄山遗址进行前期勘探、调查,马俊才等人经过调查认定此处有重大发掘价值。2018年,由省考古部门牵头的正式发掘再次展开。

这一次,黄山遗址真的震惊了世人。“‘中华第一铲’其实是一件玉钺,是王权的象征,也是所处区域演进到国家形态的例证。”马俊才说,玉器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占据极为独特的地位,是美德的象征。正所谓“玉有五德”,在青铜器出现以前,玉钺只有掌握绝对领导权的贵族首领才能持有。

自2018年至今的大规模发掘中,黄山遗址发现了多座制玉作坊,规模巨大,出土了磨石墩、玉料、玉石器半成品、制玉工具等。这些发现,奠定了黄山遗址在新石器时代作为玉器加工、生产中心和中华玉文化源头的地位。

随着对黄山遗址发掘的不断深入,上限至7000年至9000年前,下溯至4000年前的夏文化遗存逐步面世。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赞誉黄山遗址为“中华瑰宝、千年一遇”。

“黄山遗址一直在突破考古人原有的想象。”马俊才说,从最早的玉钺到玉作坊群,从大量粮仓遗址到数量惊人的猪下颌骨,从新发现的运河、码头遗址到已探明的城墙、护城河痕迹,对黄山遗址的形态认定,已从大型氏族部落聚集地上升到区域性中心古国。

黄山遗址将凭什么再次震惊世人?

“它再次检验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的‘多元一体’论断,为部落联盟时期向国家形态演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研究标本,是中华文化绵延赓续的生动例证。”南阳市黄山考古遗址公园筹建办公室主任曹新洲表示,作为中国长江、黄河“两河流域文明”交会地的文明代表,黄山遗址的独特价值足以和石峁古城、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并肩而立。

相关稿件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 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例证

原阳县: 开展乡村学校志愿服务暑期特别活动

Video丨Experience the taste of Chengdu at Kuanzhai Alley

网传暴雨致卢沟桥坍塌,北京丰台回应:系分洪致小清河桥坍塌

三棵树(603737):Q2收入提速 现金流优异

出行请注意!石家庄市两处国省干线因降雨断交

百花迎春晚会2021视频(兔年百花迎春大联欢节目单)

信义光能(00968.HK):李圣泼获调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

中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挂牌!

湖北恩施回应“反向调休被点赞”:惯例,往年也调过

架起一座交流的桥梁(行走蓉城)

外国运动员在大运村学写中文,每一笔都在意料之外

办精彩盛会 展城市风采(大运聚焦)

青春身影,闪耀大运赛场内外

8岁男孩被困河涌下 龙门公安紧急救援

“生态资本”变“绿色财富” 曲靖麒麟水乡构建文旅发展新模式

“文化拥军"让老兵精神永葆青春,金山漕泾营造让全社会更尊崇军人的氛围

基差贸易是什么意思 基差

北京门头沟城区主干路有部分积水和淤泥,环卫工人正抓紧清理

激光脱眉毛的效果理想吗

顶流来了!花花带你游成都看大运

盐城10只“国宝”朱鹮即将野化放归

热身赛当季后赛打,打造山东男篮精神,球队需避免有球员受伤!

一汽丰田新亚洲龙2.0L臻选版焕新而至

来一场City walk,换一种方式爱上这座城

快来这里打卡游玩,兑换詹园门票!

打造新能源汽车商贸集聚地

上半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4亿元

北京门头沟区强降雨已致2人死亡

粤行千里 一路相穗丨大开“研”界,跟着这些研学路线读懂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