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民法典关于合同撤销权的规定

来源:法师兄 时间:2023-08-28 17:31: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重大误解情形下的合同撤销权。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2、欺诈情形下的合同撤销。对于合同相对人的欺诈来说,必须要有一方当事人欺诈的故意,这种故意以欺诈一方明知某种真实情况为前提;既包括使对方陷入错误判断的故意,也包括诱使对方基于此错误判断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同时,还必须有一方当事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及其他故意使相对方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最后,受欺诈方陷入错误认识以及作出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有因果关系,如果虽然有欺诈行为,但是受欺诈方在签订合同前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仍签订合同,则不存在陷入错误认识,因此也不存在错误的意思表示,受欺诈方不享有合同撤销权。3、乘人之危并导致合同显示公平情形下的合同撤销。4、一方或第三人胁迫情形下的合同撤销。与欺诈的构成要件类似,也要求一方当事人有胁迫的故意,一般是为了要挟对方实施胁迫方所要求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故意。其次,一方当事人实施了胁迫行为,一般是通过将要发生的事实或者现实发生的危险胁迫对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合法的手段威胁对方并不构成胁迫。比如,双方签订预约合同约定未来订立本约,但是一方当事人反悔,另一方就以起诉对方威胁对方;最后双方订立本约,因为订立本约是受胁迫方的合同义务,相对方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也是合法手段,因此,不认定为这种行为构成胁迫。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稿件

民法典关于合同撤销权的规定

山东临沭:956起纠纷“未成讼”背后的故事

数万只蜜蜂“越狱”围堵收费站口,高压水枪将其驱散

配4个U端 三星第二代Galaxy SmartTag追踪器10月推出

《文字玩出花》怎么通过借宿惊魂关卡

新房建得快 日子好起来

密度计算题及答案(密度计算题)

边缘计算助推XR加速落地 顺网科技联手Rokid再拓云计算版图

产业基础雄厚 创新动能澎湃 深圳软件产业发展风头正劲

江西宜丰:生态田园美 群山入画来

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民生观)

短短5分钟,乔帅最鲁莽决定曝光,让男篮多输18分,李凯尔受到牵连

印度突发!乘客私带煤气瓶做饭,火车爆炸致10死20伤

交通法新规定 最新的交通法规

城管交警“联手”,整治共青湖公园流动摊贩

pangoo(关于pangoo的基本详情介绍)

探访龙江森工林区灾后重建:生产生活加速“回血”

光大证券:工业企业盈利当月同比增速或将于四季度转正

玩具兵大战即时战略版修改器(玩具兵大战即时战略版)

公示!郑州多条地铁最新进展

多款新车首发 北汽集团参展2023成都国际车展

孙小银(关于孙小银简述)

中国正能量:让网络空间与时代脉动同频共振

煤矿事故案例观后感 观看煤矿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菅生树(关于菅生树简述)

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港澳打响第一枪,日本官员很怕中国的惩罚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建立信用评价新机制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减持融资受限!沪深785只破发股扫描,20家公司都破发了控股方还在减持

北京飞重庆机票 北京飞重庆

让每个生命活得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