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社科」端午节有近30个别名,还有这些“冷知识”|环球观点
时间:2023-06-24 20:34:08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赛龙舟、插蒲艾、佩香囊、雄黄画额、驱五毒、兰汤沐浴……各地以不同的方式祛瘟辟邪、祈求风调雨顺、合家平安。下面关于端午的这些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起源
事实上,端午节
(相关资料图)
在屈原之前已存在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和端午节有“绯闻”的历史名人也有很多,除了屈原,还有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人,其中属屈原的名气最大。事实上,在屈原出生之后到汉魏时期,没有任何文献提到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最早把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一本神话志怪小说,叫做《续齐谐记》,而这时候与屈原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七百多年。
别名
端午节是别名最多的传统节日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有别名近30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午日节、浴兰节、菖蒲节、女儿节、龙舟节、龙日节、天中节、地腊节、躲午节、当五汛、解粽节、粽子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雄黄
医学角度不提倡饮用
饮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重者会致人死亡。因此,雄黄酒最好不要内服,并且涂抹在身上也要留心不宜时间过长。
龙舟
赛龙舟是起源于
祭祀龙图腾的节日
不少人误以为龙舟起源于纪念屈原。其实龙舟起源于东南沿海的古越人,他们在祭祀龙图腾的节日里,用饰龙的独木舟竞渡。此后,龙舟竞渡逐渐从乐神转化为乐民。到了宋代,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下诏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谕令各地官府组织诸如赛龙舟之类的活动,以纪念屈原。屈原精神与龙舟文化的结合,使龙舟竞渡这种古老的习俗获得了新的含义。
粽子
最开始是用小米做的
大多数人认为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才产生的,但事实上,有《离骚》之前就有粽子啦!春秋时代的粽子,当时称为“角黍”,是用小米做的,后来糯米取代了小米。
粽叶
不一定是鲜绿色最好
选购粽子时要注意,粽叶不一定是鲜绿色最好。粽叶的绿色主要是因为叶绿素,但叶绿素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色素,在高温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变成黄褐色。因此,粽叶从采摘下来,到包成粽子,再到储存运输,叶绿素很难保持鲜绿的颜色。
如果买到了鲜绿色粽叶的粽子反而要小心。因为,要想让粽叶的叶绿素不产生变化,就需要用一些特别的物质来为它们“护绿”,不法商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硫酸铜浸泡粽叶。
怪味
粽子的甜咸之争
及诞生的新口味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南北方形成了不同的粽子风味与吃法。
南方粽子馅料丰富,以咸味为主打,鲜肉、火腿、腊肉、蛋黄等都能做馅儿;而北方则是糯米配上红枣、蜜枣、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食用时还会蘸白糖。
每年端午“甜咸粽之争”都是火热的话题。在这两派系下衍生出了各种口味新奇的粽子,如普洱茶蜂蜜粽、鲜花玫瑰粽、内蒙古奶酪粽、榴莲水晶粽、冰淇淋粽、折耳根泡椒牛肉粽、海南椰子鸡粽、螺蛳粉粽、麻辣小龙虾粽、火锅牛肉粽……“粽”有一款是你喜欢的。
饮食
除了粽子,
端午还会吃什么?
端午节有食“五黄”+“五白”的说法。“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酒;“五白”则是白切肉、白蒜头、白斩鸡、白豆腐和茭白。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则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如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端午食“五黄”,再配上“五白”,可清热降火,健脾胃。
▌来源: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
相关稿件
「每日社科」端午节有近30个别名,还有这些“冷知识”|环球观点
首届奥林匹克电竞周举办,上海虚拟体育赛事引领全球发展 环球热点
国家统计局:6月中旬26种产品价格上涨 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持平
38岁还能1换5!勇士奇才交易造三赢家一输家,勇士在下一盘大棋?
外国在港领团商界赴“一带一路”内地重点城市参访活动启动 世界滚动
武汉全城排查燃气安全隐患,下达责令整改书70份,一家餐饮店停气整顿
差 1 分成状元:四川理科 711 分考生想去北大 妈妈极为理性|环球微速讯
天天播报:原神×Keep公益线上跑活动攻略 原神×Keep公益线活动怎么报名[多图]
热门看点:广铁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今日预计发送旅客213万人次
犀牛与牛椋鸟的共生关系,犀牛的栖息环境和形态特征介绍-世界看点
今日关注:“幸福市南·文体惠民”2023市南区文体惠民节启动
世界热推荐:留队,去尤文,还是去沙特?托马斯能顶住9倍年薪诱惑吗?
世界观点:2023江苏高考特殊类型分数线多少分(含2021-2022历年)
【全球报资讯】团十九大代表李聪:组建青年突击队 创造应急救援范例
焦点短讯!1.06亿人次出游!今年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
“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上海线下消费支付金额约180亿元-当前视讯
高科技迎战“暴力梅”,他们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_世界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