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粽子
时间:2023-06-22 01:33:53
记者21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葬内发现了大量圆形植物包裹。研究发现,包裹外部为槲叶,内部为水稻、黍等粮食,这些槲叶粮食包裹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粽子。
信阳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掘现场负责人武志江介绍,八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期的楚国贵族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椁室中后室的木案上,发现了大量用叶子包着的圆形包裹。
(资料图)
图为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现的圆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完整的圆形包裹有40个,还有很多破损散落在椁室底部,这些包裹都由宽大的植物叶子层层包着,由麻绳或者茎秆捆扎,呈现厚圆饼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与寄生物考古实验室主任蓝万里说,通过测量,包裹的直径约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
据介绍,随着包裹一同出土的还有少量树枝,考古人员推测这些植物包裹几个为一组,串在或系在树枝上。
“由于八号墓所处位置地下水位较高,墓室整体被地下水浸泡,形成了特殊的埋藏环境,这为墓葬中文物的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圆形包裹千年未腐。”武志江说。
考古人员通过体视显微镜分析发现,40个完整包裹内有39个里面装的是没有脱壳、没有煮过的稻谷,另外1个装的是黍。
图为城阳城遗址八号墓发现的圆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为了判断包裹这些稻谷和黍的植物叶子,我们找来同种类现生叶子进行比对,通过拼合各个部分的残片,根据叶形、叶缘、尺寸、叶脉形态等特征,最后判断圆形包裹外的植物叶子是槲叶。”蓝万里说,槲叶是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子,现在豫西一带依旧流传着食用槲叶粽子的习俗,也叫槲包。
“楚国槲叶包,如今端午粽。先民们的饮食痕迹,以文物为载体,跨越千年,见证着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蓝万里说。
记者:桂娟、史林静
相关稿件
天天即时看!杭州西溪湿地端午氛围浓 绚丽龙舟花灯秀照亮夜西溪
广州港航公安捣毁一制假售假窝点,查获涉嫌“冒牌”出口商品4万余件
您的web浏览器已经阻止activex控件(web浏览器阻止activex控件怎么办)
环球信息:山东印发通知全面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 要求严格落实高温待遇和防暑降温措施
全球观察:证监会:全面深化债券市场功能 更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环球看热讯:网贷还不起了能停息挂账吗?停息挂账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世界观焦点:信用卡没能力还怎么协商?协商个性化分期要满足什么条件?|新动态
房贷逾期怎么申请延期还款?房贷延期申请步骤是什么?|今日热文
中粮科工(301058)周评:本周涨2.55%,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654.05万元 世界最资讯
中寰股份股东陈亮减持141万股 减持总金额682.18万 2022年公司净利4464.28万
斯瑞新材:公司的合金材料可应用于轨道交通、电力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影像、光通信、高温合金等领域-天天热点评
全球新消息丨民俗文化共传承 新乡市卫滨区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广西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洪水气象风险高
全球速递!依米康:拟不低于1.15亿元转让江苏亿金53.84%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