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案例传递正确“网络观”——走进杭州互联网法院青少年“网络观”课堂
时间:2023-08-19 09:39:23
(资料图片)
新华社杭州8月16日电(记者吴帅帅)“有青少年沉迷‘盲盒类’小游戏,一个月充值60万元”“有科技公司开发的APP会在用户不注意的情况下,搜集未成年人面部、位置等信息。”8月15日,在杭州市上城区钱塘社区,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第一庭庭长肖芄讲述的案例引发了在场家长和青少年的思考。
暑期是青少年“触网”“用网”的高频期,杭州互联网法院组织开展了此次青少年“网络观”课堂活动,利用已审理的与青少年相关的各类网络案件,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近6年来,审结各类涉网案件6万余件,其中不乏与青少年相关的网络案件。例如直播大额充值引发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涉及青少年肖像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纠纷案件、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等。
8月15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法官肖芄在活动现场为家长和青少年讲述案例。(受访者供图)
肖芄说,除了沉迷网络造成的直接负面影响外,在部分案例中,青少年也因为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成为网络诈骗、网络霸凌的受害者。此外,不健康的上网习惯还容易造成青少年出现孤立、焦虑等心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案例分享,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开放的‘网络观’,在虚拟世界中树立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学校校长周素颖表示,数字时代,家庭内部需要建立起与之适应的亲子关系,家长要学会倾听、关注孩子使用网络的体验;学校政府社会等也需要形成合力,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观”。
现场部分家长表示,法官讲述的案例和建议很有启发性,“防沉迷不只是下禁令,还需要我们正面引导,共同参与互联网活动,注意个人信息保护等等。”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陈增宝表示,法官走出法院为青少年释法说案,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贡献司法力量,是法院“能动司法”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尝试。
相关稿件
用案例传递正确“网络观”——走进杭州互联网法院青少年“网络观”课堂
阿维塔11鸿蒙版车型8月24日上市,搭载华为 ADS 2.0 智能驾驶
国脉科技控股股东陈国鹰质押4500万股 用于为国脉集团流动资金贷款提供担保
《2023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海外并购继续萎缩但拉美和大洋洲录得逆势增长
中国东方集团(00581)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减少不少于60%
快手自研大模型最新进展:“快手AI对话”功能已在安卓版开放内测
男孩关心被砸玩伴反遭对方家长掌掴,男孩母亲:对方知道打错人后仍拒绝道歉,态度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