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长新冠”?张文宏最新发声:“让子弹飞一会儿”
时间:2023-06-25 08:57:18
如何看待“长新冠”症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技界如何应对未来的新型传染病?
昨天下午,市科协指导的“从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到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防治”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等专家做了演讲和交流。
张文宏说,研究显示,“长新冠”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而且疾病的异质性很强。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表示,要警惕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与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重组,加快研发广谱疫苗。
张文宏介绍,奥密克戎家族的R0值高达20—22。所谓R0值,是指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在一个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名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在奥密克戎诞生前,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传播力最强的病毒是麻疹,其R0值达到18。“奥密克戎的R0值如此之高,可能已达到病毒进化的极限。”张文宏推测,“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也许就违反了碳基生命的生物学规律。”
张文宏教授做主旨报告
去年底、今年初新冠病毒在我国大流行期间,估计有80%以上的居民感染,由此产生了交叉免疫、构筑起免疫屏障。当时,张文宏预测:今年5—6月,将出现第二波疫情。“我在临床医生中是发声比较多的,好在这个预测没有错,否则肯定要被人‘吊打’。”他在研讨会上笑道。之所以做出这个预测,原因有二:一是去年底、今年初感染后,抗体会在未来4—6个月内逐步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有近20%的人没有感染新冠,属于易感人群。
好在第二波疫情中,大多数人的“二阳”症状比“初阳”轻。对此,张文宏解释:他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的人群在抗体降到很低水平后,体内仍存在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当新冠病毒再次入侵后,它们会凭借“记忆力”与病毒展开斗争。
科研人员是否要研究“长新冠”问题?张文宏觉得为时尚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近日,他带领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公布了中国数万感染者“长新冠”的一年以上观察数据。研究显示,感染者的大多数症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而且“长新冠”的异质性很强,即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各有不同。有些人说自己的“长新冠”症状比较严重,但是检查后发现,没有临床指标与症状对应。
基于此,张文宏认为医学界尚未对“长新冠”形成统一的科学概念,尚未找到统一的特征和标记,所以不建议科研人员马上对此展开研究。
谈及未来的新发传染病,姜世勃在研讨会上发出警示:奥密克戎可能与MERS病毒重组,中东的艾滋病患者中已出现这种重组现象。“如果这种重组病毒在全球传播,是很可怕的,因为MERS的致死率高达35%,但传播力很低,而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很低,但传播力非常强。它们在重组中存在‘强强联合’的可能性。”
姜世勃教授发言
针对这种可能性,姜世勃呼吁科学界加紧研发广谱冠状病毒疫苗,不要以为新冠疫情已经消退,没必要再研发相关疫苗。对这个观点,张文宏表示认同:“截至目前,新冠病毒的变异都是RBD区域(病毒受体结合域)的基因漂移,还没有出现病毒基因组杂交,这是很幸运的。我们要做好病毒基因组的研究监测工作。”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相关稿件
“元宇宙”对接 84所院校与260家厦企达成合作意向 天天最资讯
炎热感略有缓解!今明天北京最高温陆续降至35℃ 山区需防雷阵雨-当前热讯
启程萨格勒布!樊振东呆萌可爱,孙颖莎开心热聊,王楚钦大牌傍身_热推荐
瓦格纳首领以武装叛乱罪被俄立案,最高可判20年监禁 环球动态
打印纸产业深度调研报告 打印纸行业的前景与未来趋势分析2023
新股消息丨数字零售SaaS平台多点数智二次递表港交所 三年累计亏超37亿元_全球消息
天天热资讯!【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青年干部蹲点调研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天天消息!疯狂庆祝!中国男排结束6连败,各项排名暴涨,保级希望大增
焦点速看:心理所揭示发病年龄调节总抗氧化能力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