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无接触时代,人的孤独不可避免? 焦点简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3-06-23 15:45:25

我们必须一边“疼痛”,一边尝试去信任。

——————————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德国记者伊丽莎白·冯·塔登的《自我决定的孤独》完成于2018年夏天,这是一本以“身体”为主题的书,她的写作可谓及时,因为一年多之后,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她要讨论的主题变得更为重要:我们是否不可避免地踏上一条通往孤独的旅程?

最近几年,相信有很多人都在思考身体与“距离”的关系。我们戴着口罩,防止病毒入侵;如果有人感染,大概率会被“隔离”。即便是在正常秩序中,我们也会感到困惑:人与人的距离,到底多远是合适的?

《自我决定的孤独》讲述的就是这种“距离”的现代史。在作者看来,这段历史开始于1757年巴黎的一场酷刑,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的开篇也详细讲述了这个酷刑的场景。酷刑和暴力,是对人身体的摧残,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距离这时候是“负数”。

伊丽莎白·冯·塔登认为,人类进入现代,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认识到暴力和侵犯给人带来的恐怖,强调同情心和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在巴黎和伦敦,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现代城市开始强调人与人的距离感,并把这当成一种“进步”。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发生了这样的过程:人们从乡村迁往城市,从大家庭变成小家庭。所谓“现代”,就是“大家庭”变成个体的过程,不管是在法律还是居住方面都是如此。

这是一条“身体解放”之路。我们会强调个体的感受,当我是“一个人”的时候,我是安全的。我们习惯戴上耳机,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声音上“一个人”的环境。我们对他人感到警惕,在地铁上,女生可能会担心被偷拍;我有一个男性朋友则有相反的担心,他神经质地认为,有人在怀疑他偷拍,这让他不敢举起手机。

这可以理解成一个“重构空间”的过程,居住空间在变,人与人的“安全距离”也在发生变化。

如果把对安全的追求推到极致,就是独占一个房间。这成为一种流行的观念,伍尔夫就曾写过一本书,主张“女人要有一间自己的房子”。拥有独处空间,在当下已经是占统治地位的生活主张。比如,关于育儿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独睡。房地产商最喜欢这样的叙事,他们会开发各种改善的户型。而在今天的大城市,一个人居住也越来越流行。

于是,就会出现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个人老了,随着亲人离世,他的房间越来越大。他只能求助于科技进步,找机器人来照顾他?但是,纯粹“无接触”的环境,真的能让人感到幸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发达国家,“独自老去”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如何让独居老人得到照料,则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伊丽莎白·冯·塔登在书中有一个重要的主张:来自手指的接触和抚摸,对人的健康相当重要。科学家证明,儿童离开声音可以长大(会是聋哑人),离开视觉也可以长大(盲人),但是如果没有“触觉”,人根本无法发育,会很快死亡。人在母亲的子宫里就得到抚慰,而出生后最重要的其实是父母的“抚摸”,这不但给人最初的安全感,而且给人能量。

或许我们的方向错了: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信任和爱,而不是距离感。这就是现代人的一个悖论。人与人的接触会带来危险,酷刑、暴力乃至性骚扰,对人都是极大的伤害,于是我们相信“距离”是安全的保证。在通往现代的途中,我们围绕“距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和法律系统,来获得安全感。

我们确实部分得到了“安全”,但同时也得到了赠品,那就是“孤独”。我们的人生智慧,就是在“安全”和“孤独”中间不断评估,作出取舍。到了老年,人类迎来最孤独的时刻,却发现同时失去了安全,因为身体的衰老让人处于危险之中。最出色的照顾,是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但是所有国家都在丢弃这一点,而且把这当成是“落后”。

真正的出路在何方?伊丽莎白·冯·塔登给出的答案是向婴儿学习:信任他人,拥抱“他者”,尽量和“他者”产生共鸣。

这当然有点乌托邦,因为人类已经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童年。“他者”会给我们带来危险,有时候是暴力侵害。但是,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他者”,我们终究无法确立自我。我们必须一边“疼痛”,一边尝试去信任。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最新一本翻译成中文的著作《妥协社会:今日之痛》处理的也是同一个问题。他注意到,现代人的一个趋势是逃离痛苦。“现代”之前是暴力社会,统治建立在暴力上;到了现代,则是一种“规训社会”,统治者放弃肉体威胁,转而精神控制;而到了所谓“后现代”,则是一种“妥协社会”:权力让你感到快乐,并且以为被统治就是自由——想想吧,我们是多么开心地把自己交给了手机。

韩炳哲认为,“逃离痛苦”会催生出一种麻木,最终让人失去“人性”。这和伊丽莎白·冯·塔登的看法是一致的。疼痛让我们得以确信自己仍然活着。我最近就有真切的体会:有一阵子,我放弃了跑步,因为每次尝试跑步都会发现身体有各种疼痛。等我读完这两本书,尝试换一种方法对待疼痛,努力去寻找、感受和拥抱疼痛,于是我重新跑了起来。

张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稿件

无接触时代,人的孤独不可避免? 焦点简讯

【热闻】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发布 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化智能化

水利部:五方面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618美妆消费唯美榜》:国货销售表现抢眼,新锐品牌迎倍数增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久久为功 守护绿水青山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本着灵活务实态度推动增加航班

高三考生,上海高考成绩6月23日公布

最适合亚洲女生的红色穿搭!假期出游怎么拍都上相又时髦

致敬匠心·逐梦贤城丨2023“贤城工匠”特别报道(二)_全球新视野

快看点丨湖南省干部监督工作培训班在长沙举行

湖南机电职院2023年上学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圆满完成

环球速读:谢和平院士:煤炭开采利用可望实现“自身碳中和”

世界滚动:最近官宣的娱乐圈小情侣,你最看好哪一对?

规范人脸识别应用 护航个人信息安全

《秀我中国 | 新时代中国乡村志(第四集):千年梯田 十年新生》 焦点速递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17站点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固态优惠返场!西数1TB m.2固态仅239元-观察

债市回调 私募看好债券长期配置价值

热门线路和车站增开列车 确保端午假期旅客顺利出行

公益微视频|珍惜粮食,你我有责_天天热推荐

深圳国际根据2022年末期股息代息股份计划发行533.97万股

当前关注:“红旗渠四代”李媛:太爷爷当年修渠奉献 重孙女如今“讲”渠为荣

向前一步为民所想 主动作为实践担当——芜湖海事助力夏粮运输安全 世界百事通

要闻速递:试车日志 | 东风本田UR-V:家用还得大五座!

1小时降雨量85.5毫米 海口发布暴雨红色预警_全球热点

人民财评:给包装“瘦身” 助力绿色消费-天天关注

2023年天津高考志愿填报官网入口:http://www.zhaokao.net/ 全球快看点

2023粤港澳车展:问界M5智驾版全国首批交付-当前最新

天天播报:猫咪骨折花费上万,宠物看病比人贵

世界观天下!中国公民在奥克兰遇袭 中驻奥总领馆向奥市政厅表达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