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遭遇高温与厄尔尼诺有关吗? 世界讯息
时间:2023-06-26 06:30:40
近日,北方多地遭遇高温“炙烤”,37以上的高温影响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和山东等地有2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地区大范围强降雨持续,100毫米以上降雨覆盖面积达20.57万平方公里。
今夏以来,北半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极端天气为何频发?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将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资料图)
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海温指数持续上升,将在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
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
1951年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共发生了21次厄尔尼诺事件,曾给我国带来高温热浪、洪涝和干旱等影响。
“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往往偏南偏强,造成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偏多。近期江南、华南等地强降水频发就是受到厄尔尼诺状态影响的体现之一。”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
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不利于汛期雨带移动。从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来看,正是因为汛期整条雨带围绕长江下个不停,导致长江洪水形成“峰连峰”的态势。
厄尔尼诺发生后,秋冬季我国东部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南方城市内涝现象凸显,出现“暖冬”概率增大。由于北方降水偏少,容易发生干旱,如2002年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出现夏秋连旱,2006年中东部大范围秋旱,2018年秋季黄淮、江淮等地阶段性干旱等。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在厄尔尼诺发展加强背景下,预计今年夏季我国华东南部、华中南部、西南地区南部降水易偏多,发生洪涝的风险大;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易偏少,发生气象干旱的可能性大。
专家表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尤其是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的因子复杂,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子。比如同样为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2004年我国气温却大范围偏低,与规律性认识并不相符,这表明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加强天气气候趋势的研判和预测。
(文章来源:新华社)
相关稿件
湖北高考分数线什么时候公布?2021-2022年湖北高考录取分数线详情
上市公司三达膜官微祝贺总经理女儿获高考单科状元 此前教育部已严禁炒作,律师属不当披露|天天速讯
【环球新视野】2023苏州市吴江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报名时间及方式
2023-2024年中国进口食品电商行业:中国进口食品消费者最喜欢甜味进口食品,占比69.0% 环球视讯
天天速读:地球生物很像刻意的安排,人类的出现更是奇怪,探索地球生物演化
泰山队豪取足协杯20连胜!1/8决赛对阵出炉!三中超队爆冷出局
当前速读:他不满“袁华”角色被抢,怒与开心麻花解约,如今3年过去成路人
世界看点:搞不定软件!大众集团CEO罕见承认:奥迪目前落后于竞争对手
世界聚焦:通信板块七连阳,光网盛况引全场!爱上数字经济新基建,清点那些最有投资价值的奇货可居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