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持续高温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重点人群中暑
时间:2023-06-25 11:38:46
(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李恒)近期,全国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专家提示,持续高温天气会给一些重点人群带来健康风险,这些人群要加强健康防护,科学预防中暑。
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症中暑和重症中暑4个阶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介绍,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此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则进入了轻症中暑阶段。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迟骋提醒,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和锻炼的人群、体质较差的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这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如何预防重点人群中暑?国家疾控局提示,重点人群要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生活和工作,饮食要清淡,注意补水,劳逸结合。对于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来说,鼓励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针对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而言,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对于户外作业人员来说,要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预防职业性中暑,户外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宜定期进行常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重点人群中暑了怎么办?专家建议,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袖、领口,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或者用冰袋冰敷于患者的额头、腋窝、大腿根等部位,加速降温,并用风扇、空调降低环境的温度。如果患者神志清楚,辅助患者多饮水来补水,最好是含有盐分的饮品。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相关稿件
全球讯息:北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农商银行 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快播报】5条线路、5大活动!莱州面向沿黄城市发起“常到莱州,健康长寿”邀约
全球要闻:9天以后,四大生肖和旧爱携手到白头,钞票堆满仓,有理想有抱负
环球关注:广东“链主”企业炼成记:引导链状产业联动 形成网状产业集群生态
世界热文:高管调整观潮 江阴银行、恒丰银行、新网银行除积弊、换新颜?
抖音电商针对钱币类目下纪念章、纪念币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天天速看
广州:端午假期共接待市民游客近623万人次 实现文旅消费总额34.7亿 环球新视野
HOOK娱乐公司代表权真英涉嫌违规使用麻醉药被移交检方 全球简讯
热消息:6月26日—28日,东莞虎门这些路段,将适时实施禁鸣喇叭
世界快资讯丨翻译:科维托娃+维基奇:双双一日双胜,晋级WTA500柏林决赛一争高下
7连败!迈阿密国际1-4费城联合,排名垫底,梅西能否兑现承诺
每日看点!逾百亿应收账款压顶 东方雨虹拟发行资产支持票据融资不超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