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2022年水产预制菜规模1047亿元 同比增长22.3% 国内预制菜赛道正持续升温

来源:中研普华集团、央视财经、中研网 时间:2023-06-22 17:19:41

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稳定的特点。

有着“即热、即烹、即配、即食”明显特点的预制菜,越来越多地满足当下消费者方便、快捷、健康、安全的需求。

国内预制菜赛道正持续升温。其中,水产类产品预制菜尤为瞩目。数据显示,2022年水产预制菜规模1047亿元,同比增长22.3%。


【资料图】

水产预制菜食材品种广泛,消费场景广、空间大,开发价值高,预计中国水产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6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

预制菜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离不开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的牵线与搭台,以及相关企业的参与。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上,揭牌成立了深圳预制菜研发中心等7个企业实体及机构,以此推动预制菜转型升级。

水产预制品的消费需求显著提升 水产品预制菜市场规模未来增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2023)》指出,预制菜等新兴水产消费形式的兴起将带动渔业转型升级。

绿皮书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渔业产业结构一直以第一产业为主,市场消费也是以鲜活、冰鲜水产品为主,水产品加工率较低。

随着居民消费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对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的水产品,以及方便、快捷和性价比较高的水产预制品的消费需求显著提升。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20亿元。

其中2022年水产预制菜行业规模为1047亿元,同比增长22.3%。由于水产品预制菜食材品种广泛,消费场景广、空间大,开发价值高,预计未来中国水产品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水产品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

绿皮书指出,水产品预制菜已逐渐成为水产品消费的新途径,考虑到14亿多人口的超级消费市场,水产品预制菜市场的蓬勃发展必将从需求端拉动水产品供给有效增长,充分带动水产品加工率的提升,有效促进中国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流通业的良好发展,为渔业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延伸提供重大有利环境。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研究报告》显示:

2022年预制菜规模达到5992.2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达到10083.5亿元。

此外,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占比百强企业的64%。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来看,广东、上海、山东分布数量较多,分别为17家、12家和11家。

从城市分布来看,入榜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北京,一线城市凭借其研发创新、人才集聚等资源优势,占据榜单领先位置。

从加工程度和食用方式来看,即烹类型预制菜企业数量最多,为31家。从2022年营收规模分布来看,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少,为5家,预制菜企业规模小而散的问题凸显,同时,也可以看出预制菜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仍有提升空间。

《研究》指出,2020年以前,中国预制菜行业以深耕预制菜多年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为主,且主要销售渠道为B端,C端少有涉及。

而随着疫情的爆发以及生活节奏加快,“懒人经济”的形成推动了C端客群对预制菜的需求,市场热度逐渐提升,吸引了大批预制菜上游农业生产龙头企业以及下游餐饮类龙头企业等加入,快速布局预制菜业务,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预制菜企业7.6万家。

上游企业凭借其原料掌控优 势、下游企业凭借其渠道协同优势,在预制菜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结构中,即烹、即热、即食、即配类型预制菜食品规模分别为2556.3亿元、2093.2亿元、1228.7亿元和113.9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为即烹产品,但其营收增速水平有所回落,从2021年的16.1%下降到2022年的13.0%。

网经社的数据更为乐观:2022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5601.4亿元,同比增长20.25%。越来越多人消费从线下挪到线上。

2022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为21690亿元,生鲜电商交易额占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为25.8%。2019年至2021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分别为16624亿元、17577亿元、19561亿元。占比分别为15.4%、20.7%、23.4%。

网经社定义生鲜电商为零售电商这一大赛道下的分支,以蔬菜、水果、肉禽蛋类等生鲜品作为核心商品,利用互联网将生鲜品通过电商仓库等传统快递方式配送,或是通过到店、到家、社区团购、周期购等模式到达消费者手中。

目前生鲜电商模式包括O2O模式、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区团购模式、周期购模式等。

生鲜商品关系着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需求量大,频次也高。尤其在前两年的居家期间,能够让人们线上购买水果蔬菜的社区团购模式也成为很多商家和创业者的机遇。

特殊时期使用生鲜电商购物,避免了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在保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发挥了基础性服务的主体功能。

而在疫情过后,大家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购物方式。用2022年的数据与2021年相比,65.4%的消费者消费频次增加,51.6%的消费者消费金额增加。

艾媒的数据显示,有89.7%的人每周消费1-4次,81.7%的人单次消费金额集中于50-200元之间。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生鲜电商大部分消费者月消费以1000-1999元为主,占比超过40%,月活跃用户规模保持在1亿左右。

2022年预制菜领域融资事件超过30件,其中60%项目融资金额超过千万元。预制菜产业作为推动一产转二产的重点,有力推动食品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模式,有力支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我国广东、山东、河南、福建、四川、重庆等地发布了预制菜专项支持政策,鼓励预制菜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预制菜产业基地加快建设。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重庆梁平区、厦门同安区、潍坊诸城市、河南新乡、广东高要区等预制菜产业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研究》还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预制菜相关企业7.6万家,较2021年新增3470家。长期来看,中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行业存在小、散、乱的问题,行业集中度较低。

从技术发展层面来看,未来预制菜需求端量和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品质也面临更大的考验,龙头企业优势也将逐步显现。

从近期预制菜行业收购事件来看,安井食品收购湖北新宏业食品和湖北新柳伍等企业等,未来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将逐步加快,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2023-2028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

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相关稿件

2022年水产预制菜规模1047亿元 同比增长22.3% 国内预制菜赛道正持续升温

2023年6月22日纯碱价格最新行情预测|当前动态

文化市集、星空音乐、夜观昆虫……绿美白云生态嘉年华燃情夏夜

天天热门:东莞金融机构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专题培训

速看:天天播报:交通事故责任承担比例是多少钱

当前速递!“敬大朋友的热爱”大朋玩家体验会完美收官!

端午小长假出行热度高,多家航空公司航班执行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三成 速读

世界微动态丨军长家的小娇妻乔小小(军长家的小娇妻)

速干短袖+短裤:骆驼运动套装79元狂促(300元大额券)|每日关注

明天端午节 到底能不能说端午快乐?专家解答 世界看点

公安部发布端午节假期道路交通安全预警

焦点快播:荣耀Magic5 Pro怎么设置人脸解锁

奖品丰厚 尼康&三星存储 “我眼中的世界”摄影大赛火热进行中-世界微资讯

晋江市领导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 当前热闻

“端午安康 义诊进村”“免费健康体检进乡村”活动走进高端装备中心东召村

【独家】警惕!日媒:日方将扩大“日本版海上陆战队”规模并部署到东海

存款利率降了,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苗侨伟资料 苗侨伟 百科-今日热议

华为进军AI+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迎新机遇 环球视点

1-5月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949.1万吨,同比增加71.9% 环球快资讯

长白山人参鲜参大促!10支独立包装券后仅39.9:煲汤超营养 聚焦

天天观点:中国中冶: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优先股募资不超过150亿元

北京社保缴费基数2023年是多少?附2023年北京缴费比例、参保流程-世界观焦点

成交失速 | 2023二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报告

端午假期旅游有望突破1亿人次 旅游消费将达370亿元

椒麻堂会 A New Old Play (2021) 环球热资讯

分手后想挽回?4万字全攻略教你挽回前任!(小白也能看懂)

cqc认证是什么?cqc标志认证发证范围,cqc认证办理流程

“村超”是乐子,更是路子|观天下

观点:【星穹铁道 卡芙卡*星】Red Rose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