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地产:优结构稳经营,持续有质量稳健发展
时间:2023-09-01 09:21:45
8月31日,新希望地产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新希望地产实现营业收入
151.49亿元,实现净利润6.95亿元。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1.84亿元,现金流保持稳定。此外,连续5年“三道红线”指标均达到绿档标准,坚持稳健经营底色不变。
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三道红线”稳居绿档
【资料图】
作为新希望集团旗下业务板块,农牧实业基因成为新希望地产坚守长期主义内在支撑。健康的债务结构是护航新希望地产稳健经营的底气和条件。长期以来,新希望不断优化自身财务结构,为抵御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更强的内驱保障动力。
报告期内,新希望地产资产总额1,267.42亿元,有息负债总额183.35亿元。公司剔除预收后的资产负债率55.48%、净负债率22.24%、现金短债比1.37,连续5年“三道红线”指标均达到绿档标准。
凭借稳健的财务盘面和安全的债务结构,新希望地产持续获得中诚信等评级机构主体评级AA+。
经营稳健发展现金流利润为正
新希望地产稳守稳健经营基本盘,优化债务结构的同时,在销售回款、企业利润、现金流等层面追求可持续发展驱动力。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新希望地产始终坚守聚焦战略,抓住经营本质,报告期内销售回款率维持在90%以上水平,实现净利润6.95亿元,在面临多重挑战的市场困境中实现持续盈利,并于今年8月在长期深耕城市成都获取约65亩地块一宗,凸显企业韧性。
现金流作为企业运行的基础,是企业能够对抗风险的底气。在现金流方面,新希望地产聚焦资金运营,追求企业的高效率高质量经营。报告期内,新希望地产货币资金保有量为96.59亿元,较去年底增加17.74%,现金充沛;净经营现金流入51.84亿元,连续4年为正。
除此之外,作为首批民营房企“示范生”,新希望地产持续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2023年延续势头屡获金融支持,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今年以来,新希望地产成功发行全国民营房企2023年首单中票,今年成功发行两笔中期票据共计18亿元,均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全额担保;此外成功发行西部地区首单民企定向资产支持票据(CMBN)4.81亿元。多次拿下“首单”的背后,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新希望地产优质、稳健经营的认可。
得益于监管部门、银行、投资机构等多方充分支持,新希望地产得以不断提升核心能力,助力自身发展。
品质交付兑现交付新房1.6万套
当下,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回归产品与服务,赢得购房者的信任,才能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新希望地产持续落实“保交楼、稳民生”的社会责任,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地产遵循“希望心交付”体系,在11个城市如期交付22个项目,交付新房16000余套,其中提前交付超4000套,客户满意度近90分。
高品质交付的背后,是新希望地产对交付的深刻理解。新希望地产认为,交付从来不是终点,更是嫁接生活方式,托付一套完整的资源和生态,兑现满足客户预期的生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新希望地产在设计研发、硬件投入、施工工艺、产品细节、生活服务等方面展现了严苛的品质把控能力。
凭借优异的产品力以及良好的客户口碑,新希望地产持续收获业主、研究机构的广泛好评和认可,荣膺“2023中国房地产产品力优秀企业”“2023中国房地产交付力优秀企业”;成都新希望·D10天府荣获“全国十大交付力作品”。
“继续稳守企业安全基本盘,不断优化财务结构,追求可持续稳健经营。”新希望地产总裁姜孟军认为,稳健是新希望地产不变的底色,在此基础上,将持续聚焦产品力、服务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美好的生活方式,等待机会穿越周期,做行业的长期主义者。
相关公司:新希望地产
相关稿件
首佳科技(00103)8月31日斥资1.74万港元回购10万股
高山企业(00616)购入合共1050.8万股百福(01488)股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举办2023级开学典礼,“协和医班”迎来首批新生
“科技+文化”双向赋能 激荡城市发展活力 河西区与喜马拉雅召开工作对接会
8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公布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
皖能联手能链、永联科技打造“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建设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
【诗词】许碧霞 | 最是霜天著,落叶可题诗(诗词曲吟稿十首/阕)
《超侦探事件簿 雾雨谜宫》担纲主角的第二弹追加内容本日推出!
天山铝业半年营收148亿元 第二增长曲线电池铝箔项目稳步推进
【新华解读】引导市场形成长期投资理念 交易所担当REITs生态建设“排头兵”
1-7月江门市经济运行平稳恢复 工业投资等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国银河给予中国中冶推荐评级,业绩较快增长,“一带一路”持续发力
丰台新村街道:探索“党建+政务”服务模式 打造规范高效便民政务服务窗口
中报盘点•物业 | 上半年物企基本面持续向好,多家企业重申业务“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