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航

中国主要城市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职场新人通勤距离更长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3-08-18 14:53:14

8月18日,《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


(相关资料图)

《报告》选取45个中国主要城市,汇聚9000万人的职住通勤数据,延续通勤时间、通勤空间、通勤交通三个方面的9项指标,呈现2022年中国城市职住空间与通勤特征变化。该《报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百度地图联合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报告》特别增加了职场新人章节,选取2010-2020年大学毕业生人口增加最多的16个城市,挖掘25岁以下职场新人的通勤特征和职住需求,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素材与思考。

超特大城市45分钟通勤比重提高,北京极端通勤问题趋缓

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为76%,与去年持平。其中,超大城市69%,特大城市77%,距离人居环境改善目标80%尚有一定差距。

但澎湃新闻记者也注意到,北京、广州、上海、济南、青岛等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通勤比重同比提高。广州71%,北京56%,结束连续下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深圳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7%,保持超大城市的最高水平。只有武汉、合肥、厦门、无锡、洛阳5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同比降低。

《报告》也显示,中国主要城市仍有超过1400万人承受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12%,同比持平。其中,超大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达到17%、特大城市11%,Ⅰ型、Ⅱ型大城市均是8%。

但部分超大城市极端通勤问题也在趋于改善。以备受瞩目的北京为例,北京60分钟以上通勤人口比重28%,虽然仍是全国最高,但同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

相对而言,有7个城市极端通勤同比增加,除特大城市中武汉、济南以外,合肥、南宁、乌鲁木齐、厦门、温州都是人口规模500万以下的Ⅰ型、Ⅱ型大城市。其中,合肥、南宁、乌鲁木齐极端通勤人口比重连续3年增加。

中国主要城市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青岛首次超过40分钟

《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中单程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同比持平。其中,超大城市平均40分钟、特大城市36分钟、Ⅰ型大城市34分钟、Ⅱ型大城市32分钟。

北京单程平均时耗47分钟,仍是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上海、重庆、青岛单程通勤时耗超过40分钟。这也是青岛首次突破超过40分钟。

2020-2022年对比来看,中国主要城市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全线下降,南昌、郑州和西安降幅最大。2022年,超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9.6公里,特大城市8.6公里,Ⅰ型大城市7.8公里。

北京仍是通勤距离最长的城市,达到11.7公里,同比增加0.4公里。此外,还有10个城市平均通勤距离超过9公里,除上海、重庆、广州、成都外,II型大城市银川平均通勤距离超过9公里。

39个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增长,只有广州、大连、苏州、乌鲁木齐、西宁5个城市通勤距离没有增加。

每公里新开轨道线路仅增加1800人便捷通勤,公交接驳成瓶颈

职住分离度可以理解为从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场所的距离,用于衡量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匹配度与平衡性,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职住平衡的本底越好。2022年,中国超大城市的职住分离度平均4.4公里,特大城市4.0公里。厦门职住分离度2.2公里,依然是职住平衡最好的城市。

通勤空间半径反映城市紧密通勤联系的空间范围,也是城市交通需要支撑的空间尺度。2022年,超大城市平均通勤空间半径37公里、特大城市30公里、Ⅰ型、Ⅱ型大城市27公里。上海通勤空间半径增加1公里,达到41公里,与北京同为通勤空间尺度最大的城市。

38个城市职住分离增加,33个城市通勤空间半径增长。成都、西安、合肥、青岛、东莞、佛山、济南、大连等城市通勤空间半径增长的同时,职住分离显著增加。

2021-2022年,42个地铁运营城市中新开通线路近1000公里,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仅提升2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公里轨道仅增加1800人能够职住均在轨道车站800米内,按8-10亿元/公里轨道建设投资测算,相当于每服务1人便捷轨道通勤,需要55万元轨道建设投入。

青岛新增里程不到40公里,而穿心线路有效改善了线网结构,带来8个百分点的通勤覆盖提升。相反,郑州、武汉年度新增线路超过25公里,但城区外围的线路延伸未能有效提升通勤覆盖比重,新线投入收效甚微。

轨道建设的最终成效是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深圳轨道与公交紧密衔接使58%的通勤者45分钟公交(含地铁)可达,拥有超大、特大城市中最高的公交通勤保障水平。而成都、武汉大规模轨道建设提高了通勤覆盖比重,但整体公交通勤保障水平尚未能得到有效跃升,轨道出行全程时间30%-40%消耗在站外接驳。

25岁以下职场新人通勤距离更长,其中12%承受极端通勤

2022年,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一座城市是否具备对青年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命脉与潜力,房价成本、通勤压力影响着职场新人的城市选择。

今年的《报告》对职场新人的通勤问题进行了特别关注。在大学毕业生增量最多的16个城市中,25岁以下职场新人平均通勤距离普遍更长,高于城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在上海、重庆职场新人平均通勤距离超过10公里,北京最长达到12.1公里。

职场新人以租房为主,更容易就近职住,5公里内幸福通勤比重达53%,高于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但为了降低居住成本,或者更好工作机会,一部分职场新人不得不承受长距离通勤。

用距离换机会,10%职场新人通勤距离超过25公里,高于城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北京职场新人超长通勤问题突出,25公里以上通勤比重14%。天津、昆明、西安、郑州、重庆也有超过12%的职场青年承受超长通勤,且高于城市平均4-5个百分点。

从《报告》来看,职场新人更依赖轨道交通。16个典型城市中,27%的职场新人职、住均在轨道车站800米覆盖范围内,高于城市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虽然平均通勤距离长,但依靠轨道交通,80%职场新人45分钟通勤可达,高于城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杭州、苏州对职场新人最友好,45分钟通勤比重超过85%。

同时,仍有12%的新青年承受着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在北京27%的新青年单程通勤超过1小时,略低于城市平均水平。而西安、重庆职场新人极端通勤比重高于城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需要关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稿件

中国主要城市平均通勤时耗36分钟,职场新人通勤距离更长

星燧:新冠感染次数越多,症状会越轻?

传三星将于2024年下半年发布三款ISOCELL传感器 含4.4亿像素型号

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机器人技术产业开放合作

小米系统升级记录查询日志

俄央行大幅加息支持卢布坚挺,未来三大因素影响卢布汇率走势

益丰药房:8月16日获融资买入157.93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2.39%

中信建投:关注核心城市政策优化,推荐重点布局高能级城市的房企

2023年龙岗区兰著学校录取积分线(小一+初一)

喷墨打印机销量不断增加:大墨仓设计、低打印成本、多功能

欧元区6月季调后贸易顺差为125亿欧元,预期为40亿欧元,前值逆差为9亿欧元

卓创资讯(301299.SZ):上半年净利降20.74%至2848.28万元

抗洪英雄周昆训在家乡烈士陵园长眠

应用在AI智能音箱的音频功放芯片:NTP8910A和NTP8918

宝马3系怎么样及宋MAXDM多少钱

毛伊岛大火已致99人死亡 夏威夷州长:失踪人数降至约1300人

中国公开赛卷土重来 国羽男单恐难进决赛?

加强知识产权执法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意见“划重点”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走进公众视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景象频频上演

合肥环球魔幻世界开放了吗(合肥环球一号)

申是上海市的简称吗(申是上海的简称来源)

亚星客车:8月16日获融资买入264.67万元

内蒙古交通事故着火 内蒙古110国道多车相撞发生爆炸 基本情况讲解

iPhone15今年备货量曝光:苹果力推万元Pro系列订单过半

赵建平二季度最新调仓股曝光!陈发树对这家公司“捂股不卖”,“超级牛散”纷纷瞄向这个赛道!

今天帮一个朋友开房间 他是长住的 如果之后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

银行积分商城“陷阱”:标价高于市场价 积分抵扣完比原价买还贵

5座大空间纯电SUV/售6.98万起 几何E萤火虫上市

新星宇·南海之洲跟东方·西海岸买房优势是什么?海南海口市最便宜的房子

周岁和虚岁的计算公式 周岁和虚岁怎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