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闻】夜公园如何打造“奇妙夜”
时间:2023-06-24 12:45:26
夜公园如何打造“奇妙夜”(主题)
解放日报记者 陈玺撼
被夜色笼罩的古典园林中,不时传来古琴声和箫声,在“荷花仙子”的引导下,十几位游客“穿越”到300多年前的猗园,见到精于诗文戏剧的第六任园主李宜之,看到夜间开花的荷花、睡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上海古猗园今年首次推出的沉浸式夜游活动,6月22日、23日和7月的每个周六,每晚安排两场沉浸式夜游。
这次尝试,会成为上海“夜公园”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吗?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上海动物园为代表的一批沪上公园就陆续开启了夜游活动,2019年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开放后,立即成为当年夜游活动的重要打卡点。
近年来,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等公园或景点都在夜游活动的开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分别推出了“动物奇妙夜”“暗访夜精灵”“辰山奇妙夜”“探秘夜森林”等夜游活动,得到广大市民游客的喜爱和称赞。
不过除此以外,上海公园目前开展的夜游活动很难跳出夏令营、自然科普教育等传统形式的范畴。近来,有越来越多新的声音出现,人们希望公园能够重视夜游活动同质化的问题,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夜游体验。
对于公园夜游活动同质化的问题,一座市属公园的负责人坦言,目前上海开展夜游活动的公园都是“兼职”的,此前规划建设时并没有考量太多的夜间功能,除非对软硬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造升级。
古猗园今年能推出沉浸式夜游活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2019年夜景灯光工程竣工。古典园林不允许大型机械进入施工,绝大部分管线工程都基本靠人工。所以,古猗园夜景灯光工程前后花费了整整3年。
“在古典园林内打造全新的夜景灯光可谓寸步难行。”古猗园基建文保科科长孙佳表示,难点主要集中在古典园林内有众多保护建筑和文物。
比如,铺设电路和光纤一般要开挖地面,但古猗园内哪怕一块地砖都可能大有来头,因此“动土”前必须调阅尽可能多的历史图纸、文献等相关资料,从而设计并实施一种尽可能少破坏地面的施工方式。又比如,一些线路会经过园内的逸野堂等历史建筑,又或者龙爪槐等受保护的古树名木,这时就必须谨慎推敲出“绕道”方案。
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均建议,将来如果上海规划专类“夜公园”,可以参考国内外成功经验,设计时就在公园内配套针对性服务设施,或者至少为将来的夜游活动留出后期可以“打补丁”的空间。
说起公园夜游活动,1994年开放的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一直是业界垂范。除了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夜间动物设立的野生动物园,其更为人称道的是设计精巧的布景和展现异域文化的精彩表演,每年迎接超过100万名游客。
放眼国内,苏州拙政园也是“夜公园”的优秀案例。2021年起,拙政园推出“拙政问雅”夜游项目,借助声光电技术,活化了传统文化艺术,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形式解读经典园林,让苏绣、苏雕等苏州的文化符号入眼入心。
“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古猗园经营管理科科员何诗韡表示,经过多轮试运行后,古猗园将收集分析市民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调整夜游活动。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稿件
两广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 两部门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航行警告!北部湾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船舶驶入 当前要闻
天天观热点:龙舟生意太火爆!除了生产厂家,这些公司也赚“疯”了!接单接到手软→
用户集体逃离iPhone转投安卓手机,不只是因为“消费降级”
每日报道:过敏是什么引起的(皮肤容易过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天天快看点丨2023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公布:文史一本495分、理工一本482分
铁路、民航今天迎来端午小长假返程客流高峰 均暂未受“暴力梅”影响
资讯推荐:IPO研究 | 预计2027年IC市场规模将达2.2万亿元,市场份额达44.5%
最资讯丨高考填报志愿分两次进行 首次6月27日 第二次8月6日
当前热点-中日韩及东盟专家共话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路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