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运粮湖管理区:人工插秧、精细管理增效益 世界热讯
时间:2023-06-24 11:12:18
6月19日一大早,在运粮湖管理区魏岭办事处前进队的一处水田里,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的包工头老彭带着一群插秧工忙开了。
(资料图)
“我们早上5点出门,6点开始干活,今天有75亩插秧任务。”老彭说。
22名工人有序排开,弯下身子,熟练地将嫩绿的秧苗飞快地插入水田。他们干劲十足,不停地后移,水花在手中飞扬,一排排的秧苗深浅适宜地出现在面前。
随着无人机、插秧机等现代机械的投入使用,人工插秧面积少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这种脏活累活了。老彭自己手里有车有牛,有一批年纪偏大的熟练工人,做事扎实,还经常能接到活。
下午6点,插秧结束。户主张华按照事前谈好的每亩230元结了工钱。
张华表示,自己的这块75亩水田高低不一,难以实行插秧机作业,他就早早的把秧苗育好,联系了人工来插秧。
张华对人工插秧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他说,小时候经常跟着父母一起在地里插秧,一忙就是一整天。一群人苦中作乐,协作配合,谈笑间就把活儿干完了,那种农耕生活快乐又难忘。
虽然目前很多农户已经采用无人机飞播、插秧机栽种,但人工插秧不费秧苗,能够自由控制株距,秧苗根系壮、返青快,其施肥方式以深施基肥为主,能有效实现化肥、除草剂的减量增效。因此,部分农户还保持着人工插秧的传统习惯。
人工插秧也便于对一些优质品种精细化管理。今年张华的75亩地均用的是特优717水稻品种,俗称“铁杆稻”。他介绍说,去年有些农户试种铁杆717,穗长籽粒大,结实率高,平均亩(666平方)产800公斤以上,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运粮湖管理区压实粮食生产责任,严把技术服务关口,扎实推进“三品一标”工作,推广更加优良的水稻新品种,切实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
“我今年选择人工插秧,也是期望能通过精细管理提高单位产出效益,如果效益好,我明年继续种这个品种。”张华说。
潜江新闻网记者 谭欣
通讯员 曹体康
编辑|徐杨
编审|杨红
值班总编|姚勇
相关稿件
大爆冷!全运会男单亚军拖延时间,2:3被淘汰,对手连胜国乒2人|天天最新
普里戈任号召叛乱!俄联邦安全局已刑事立案,莫斯科加强安全措施|每日热门
环球实时:粽子一条街的男“婆婆”:不爱研究潮流的裁缝 包不出好粽子
【世界快播报】consolidation prize_consolidation
前曼城助教:庆祝三冠王前京多安向我了解过巴萨,他与莱万有沟通_最新消息
全球消息!马卡报:沙特球队高薪邀请佩德罗,球员重新考虑是否续约拉齐奥
暴雨黄色预警:10省区市将现大到暴雨 上海广东等地局部有大暴雨-世界快消息
要闻:微软拟议收购动视暴雪之前,曾计划收购 Zynga 游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