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航

旱碱麦成“名片”迎来丰收 盐碱地特色农业开出“增收花”_今日热搜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3-06-10 16:05:3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视网消息:眼下,在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旱碱麦迎来了收获期。当地通过发展旱碱麦产业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碱地特色农业,也擦亮了旱碱麦“名片”。具体情况来看总台记者发自收获现场的报道。

总台记者张婉莹:我现在来到了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的一处麦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种的小麦并不是普通的小麦,而是旱碱麦。这个小麦特殊在哪里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的土壤。这种土属于中度盐碱化的土壤,含盐量比较高,这样的特点其实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最初这里种出来的小麦产量也比较低,(每亩)只有100多斤。虽然土壤环境特殊,但其实这样的盐碱地并不是完全不能种植农作物,还是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的。所以,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当地也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就是小麦的选种。现在我手里拿的这个就是“捷麦19”,是农技人员针对旱碱地的特点专门研发的一个小麦品种,也是目前黄骅市主要种植的一种旱碱麦。这个品种的特点就是抗盐碱,同时还抗寒、抗旱、节水,能够适应当地冬春两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

除了选种,当地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盐碱地综合治理。走进旱碱麦的麦地里,我发现这里大约每30米—40米就有一道沟渠,这些沟渠叫作排盐沟,开挖排盐沟是盐碱地综合治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对盐碱地来说,排盐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排盐。下雨的时候,雨水经过渗透排到这些沟渠里,这样就带走了土壤中的盐碱。此外,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一系列措施,旱碱麦的产量在不断提高。去年,黄骅市旱碱麦的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223公斤。我现在所在的南大港种植的近5万亩旱碱麦,预计今年的平均亩产在25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了约20公斤,可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现在,旱碱麦已经进入蜡熟末期到完熟期,需要抢抓农时进行收获。我们可以看到,旱碱麦成熟的时候是非常漂亮的,麦穗黄中发红,麦粒饱满均匀、色泽锃亮。

旱碱麦的生长条件很特殊,但是这种特殊的条件也造就了旱碱麦特别的品质和口感。我面前的这些就是用旱碱麦做成的面食,我们看到这边这个就是面花,这个面花的制作技艺也是河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原材料就是“黄骅旱碱麦”,用旱碱麦制成的面粉韧性很强,这就为面花的制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我们看到还有用旱碱麦做成的面条,这个面条不仅耐煮,吃起来口感也非常筋道。

现在,旱碱麦的种植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也让农户们的钱包越来越鼓,以南大港的这片麦田为例,每亩地就能为种植户带来600元—70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黄骅当地还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旱碱麦产业链,用旱碱麦加工出来的产品除了满足当地需求以外,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也增加了就业岗位。可以说,旱碱麦种出了一片好“丰”景,也种出了老百姓的好日子。

[ 责编:田媛]

相关稿件

旱碱麦成“名片”迎来丰收 盐碱地特色农业开出“增收花”_今日热搜

资讯推荐:5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49.68万辆,环比增长2.23%

全球速读:樊纲:供应链转移或带动一批中国企业“提前跨国化”

环球关注:领展有意出售内地7个物业项目,包括6个零售物业及一处办公楼

天天热文:【征集】“光影相约 印象金碧”职工摄影大赛等你来参加

官渡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市开展招商引资考察学习活动

世界热议:奔跑的“三夏” 他们全力护航!

显微世界里探寻“纸寿千年”的奥秘

环球简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画”穿越 云游大美中国!

加紧布局,美谋求“北极霸权”(环球热点)_全球快讯

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片

6月10日,杭州新房3盘报名中

灵武:开展物业服务领域消防安全专项培训-全球最新

男孩手指中“套” 消防帮助脱困|天天微速讯

中证金融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6月13日转常规|快资讯

新加坡千里追风油哪个牌子好 新加坡千里追风油-环球百事通

海尔滚筒洗衣机怎么放水(洗衣机怎么放水)-热资讯

【世界聚看点】破壁机怎么打豆浆视频教程(破壁机怎么打豆浆)

林定国:争取港资港法措施扩大至大湾区全域 世界百事通

《赛马娘》漫画:人类的小学里来了马娘转学生的故事 ⑦

【共同缔造安全江夏⑫】做好安全江夏的“共同”文章-每日焦点

【共同缔造安全江夏⑬】创意海报:筑牢安全防线,抓好渔业生产

焦点速读:机构:前5月房企非银融资总额为3146.2亿元,同比下降16.7%

每日时讯!端午假期机票比“五一”便宜两成,你想好去哪玩了吗?

1599元买到演唱会“柱子票” 体验大打折扣代价谁承担?

专家企业家齐聚哈尔滨 共谋人工智能引领龙江数字经济发展 天天热门

环球热头条丨首台套50万千瓦冲击式水电机组项目开工

中欧班列(科克舍套—武汉)首趟回程班列抵达武汉_当前热议

探访安徽巢湖“美容师” 义务守护巢湖水清岸绿_当前最新

当前热文:国家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