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架歼16现身海参崴,俄飞行员体验后,才知两国战机差距有多大
时间:2023-08-02 07:43:01
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苏/俄对中国的帮助始终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从上世纪50年代援助米格-19战斗机、图-16轰炸机打下的基础,再到1990年代购买的苏-27、苏-30等战斗机为中国战斗机现代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时至今日,诞生歼-11、歼-16等重型战斗机的沈飞还被网友笑称“沈霍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航空工业蒸蒸日上,不仅研制了歼-20、歼-35等第五代战斗机,并且还解决了“卡脖子”日久的发动机“心脏病”问题,向着研发第6代战斗机迈进。相比之下,由于多重因素,俄罗斯航空工业江河日下,在战斗机领域已经不能和中国同行媲美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的林虎中将曾经率领代表团试飞苏-27战斗机。30多年斗转星移,如今俄罗斯空军也迫不及待的试飞中国战斗机。
在“北部-2023”演习当中,中国2架歼-16现身海参崴上空。俄罗斯网友拍下了相关的照片,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有趣的一幕:1架歼-16战斗机的前座舱飞行员佩戴俄式飞行头盔,而后座的武器操纵员则是佩戴国产轻量化通用头盔,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熊猫头盔”。据此有网友推测,在演习期间,俄罗斯飞行员登上了歼-16战斗机,亲身体验了歼-16的良好性能。
这一幕不仅让人感叹良多,在改开初期,解放军精锐的试飞员跟着代表团走出国门,试飞了包括F-16、幻影-2000、米格-29、苏-27等东西方先进的战斗机,评估其性能并进行引进,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当时解放军装备的战斗机性能落后,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
然而到了现在,曾经作为解放军空军“老师”的俄罗斯飞行员试飞中国顶尖战斗机,无疑让人唏嘘不已,这也标志着中国在战斗机领域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世界各国瞩目。
这话并不是龙行“王婆卖瓜”,作为解放军空军的“三剑客”之一,歼-16可以完成制空作战、对地/对海攻击作战,是中国空军攻防兼备转型重要装备之一。该型战斗机是从歼-11BS上发展而来,而歼-11BS战斗机则是苏-27UBK的仿制改进型号,两者的渊源不可谓不深。
相比之下,近年来俄罗斯能拿出手的战斗机莫过于苏-30SM以及苏-35S。尤其是后者,中国曾经花费20亿美元高价购买24架,也是中国从俄罗斯采购的最后一型空中主战装备。苏-35S被称为“终极苏-27”,无论是航空发动机还是电子设备,都可以说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精华所在,被认为引进后其对解放军装备的提升作用不亚于引进苏-27的影响。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俄罗斯跃跃欲试希望向中国出口更多的苏-35S之时,中国却不再购买苏-35S。不仅不大量装备,甚至在现在,在南海以及台海上空一线巡逻的机型当中,都已经难觅其踪影。
作为“近距格斗之王”,苏-35S拥有着良好的飞行性能和近距格斗能力,在“狗斗”方面可谓是不怕任何对手。然而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曾经被视为苏/俄战斗机“拿手好戏”的近距格斗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反而是美国带起来的“超视距攻击”大行其道。在这种情况下,苏-35S受限于落后的电子设备,根本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
事实也正是如此,官方曾经爆料称,在2020年“金头盔”比赛当中,歼-10C在近距格斗项目击败了苏-35S。然而这并不是苏-35第一次败北,而是已经连续3年不敌歼-10C以及歼-16了。而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也让苏-35的“神话”破灭,号称十分强大的电子战系统,就连知根知底的S-300防空系统都无法对抗,频频被击落,更让苏-35S雪上加霜。
此次,俄罗斯飞行员试驾歼-16,恐怕对中俄两国战斗机的差距已经心知肚明。近年来随着西方制裁力度的加大,俄罗斯军工行业已经显出颓势,特别是在高精尖武器的研发上面,已经很难有拿得出手的产品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俄罗斯国内的有识之士呼吁从中国采购武器装备,以便可以快速的提高俄罗斯的国防能力。在外部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俄罗斯高层对这种声音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俄罗斯国防部长就曾经在“军队-2022”防务展期间参观了中国武器装备展台,前段时间来华访问的俄罗斯海军司令也登上了055大驱参观体验,再加上现在俄罗斯飞行员试驾歼-16战斗机,虽然现在碍于俄乌冲突,俄罗斯还没有采购中国成套武器装备的声音,但种种信号已经十分明显了。
中国让俄罗斯飞行员试飞中国现役主战装备,让俄罗斯海军司令参观最精锐的水面作战舰艇,本身就显示了非常大的诚意。在当今中俄“肩并肩、背靠背”的战略协作关系下,在未来如果俄罗斯想要采购中式装备,中国肯定会拿出最好的武器装备。而一旦中国武器装备走进俄罗斯军队,那无疑是给中式武器装备再次打响了“名头”。
可以预见的是,在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泥潭无暇顾及国际军贸市场的情况下,和苏式武器装备渊源颇深,物美质优的中式武器装备能够凭借着合理的价格快速崛起,填补俄罗斯武器装备留下的市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