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侧记
时间:2023-06-23 20:08:36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何星丑
卦台山高,天河水长;中华儿女,共祭羲皇。
6月22日上午,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市伏羲广场隆重举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夏共祭 祈愿昌盛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千百年来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祖”“人宗”“人皇”“羲皇”。伏羲创历法、教渔猎、驯家畜、烹食物、定婚嫁、造书契、制琴瑟、创八卦,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充满了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和合精神。
22日上午,陇山含翠、渭水流韵,天水市晴空万里、凉风习习,伏羲庙广场古柏苍苍、古曲悠悠,寓意着中华儿女龙凤呈祥的幡旗迎风招展,特制的钟、鼓屹立在广场一侧,热情好客的天水人民敲锣打鼓,欢迎各方来宾。
广场正中央,公祭伏羲大典丰碑庄重而宏伟。参加祭祀的代表及嘉宾肃然而立,等待着典礼开始。
鼓声威武,钟磬悠扬。上午9时50分,典礼正式开始。在庄严、肃穆的公祭现场,击鼓34通,象征全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共祭伏羲;鸣钟9响,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高礼数和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创世功绩的崇高敬仰。
同时同刻,2023(癸卯)年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在台湾新北市举行。
大典以太牢、鲜花、雅乐之仪和虔敬之心,致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
“大哉羲皇,伟业昭彰。教垂万世,泽被八荒。”现场,恭读祭文的声音铿锵有力。
恭读祭文毕。所有来宾面向伏羲庙方向三鞠躬敬祭,表达对人文始祖伏羲“一画天开,肇启文明”创世功绩的无限尊崇。
圣乐袅袅,舞姿绰约。在阵阵礼乐声中,“曦开迎圣”“厥功大德”“万代敬仰”“福佑中华”四个篇章依次恢宏呈现,把大典推向了高潮。载歌载舞再现始祖功业,深切表达华夏儿女怀远思古、追缅先祖的情怀。
乐舞告祭后,嘉宾们缓步走进伏羲庙,敬献花篮,行鞠躬礼,瞻仰伏羲圣像。
中华文明 渊源流长
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由来已久,相沿成习。
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恢复历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礼。2005年起,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确定每年6月22日举行。2014年,两岸共祭伏羲,以“同根同祖、中华共祭”为主题。
第一次亲临现场参加公祭伏羲大典,让来自香港的青年学子蔡嘉琳非常震撼。通过对伏羲文化的了解,她收获了强烈的认同感,再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来到现场参加大典,我切身地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为我这次的甘肃之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书本了解过伏羲与女娲的故事,而今通过公祭伏羲大典,亲自体验如此盛大、庄重的活动,蔡嘉琳倍感激动,她说,“寻根溯流,公祭伏羲大典是甘肃省最有名的文化品牌之一。以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现在我更想从源头出发,更深层次去探索。”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水人,到现场参加公祭伏羲大典,这让刚高中毕业的马雯雯十分激动。她告诉记者,这是给自己最好的毕业礼物。
“伏羲文化是深耕在我们心底和血脉中的。今天能到现场,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朋友们知道我要参加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都很羡慕,还让我多多拍照回去给他们看呢。”马雯雯说,作为一名天水人,她倍感骄傲。
不论长幼,都是炎黄子孙;不论远近,都是华夏血脉。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今天来此溯源中华文化源头,非常有意义。”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学生李以琳,22日来到公祭伏羲大典现场。她说,“在台湾,有很多年轻人很愿意来参祭。”
“今年的主题是传承,非常贴合我们对太昊伏羲的向往敬仰之情。我们通过伏羲,找寻祖先的根脉,进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底蕴。”来自香港大学的青年学子叶丰嘉如是说。
在北京工作十年的李先生带着一家人来到了现场。他说:“我非常激动,以往都是在电视上看。这是第一次亲临现场,非常感动也非常震撼。”
离家十年间,每一次,李先生都是这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我来自羲皇故里!”
媒体聚焦 九州回响
线上线下齐发力,亿万中华儿女祭始祖。
为更好传承弘扬伏羲文化,向海内外中华儿女展现大典盛况,省委网信办组织省内多家网络媒体平台围绕2023年公祭伏羲大典和伏羲文化传承创新,开设了“传承始祖伏羲文化根脉 汇聚中华民族复兴力量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等专题专栏,深入解读伏羲文化的深刻内涵、两岸共祭的深远意义,积极推介甘肃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央视网、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中国网等中央权威媒体,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丝路明珠网(视听甘肃)、新甘肃客户端等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凤凰网甘肃频道、新浪甘肃、今日头条、抖音、腾讯新闻、快手、网易、爱奇艺、百度等知名商业网站平台深入现场报道,制作推出了图文、微视频、H5、微海报、图解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有效扩大了伏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22日上午11时,全网参与阅读(观看)总量达2.2亿人次。其中,实时观看现场直播的网民超3180万人次,参与线上祭祀的网民达6939.3万人次,#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2023年甘肃公祭伏羲大典#、#祭伏羲#等社交平台互动话题总阅读量超1.2亿人次,网上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一条条消息,一篇篇通讯,一段段视频,一个个新媒体产品,将华夏儿女对伏羲的恭祭之情传遍九州大地、四海之内,让中华文明在端午佳节成为网络上一道靓丽风景,激励着华夏儿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聚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原标题:《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侧记》
相关稿件
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侧记
有这些情形,案件审理部门可退回案件要求重新调查、补充调查-环球快播报
南方强降雨仍处核心时段 京津冀多地最高气温可超38℃_当前快播
广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助力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今日热门
速看:「每日一图@湖南」包肉粽,品夏果,环卫工人和志愿者共度端午
龙虎榜丨华工科技今日跌停,深股通专用买入2.08亿元并卖出2.12亿元
尼康新款尼克尔Z DX 24mm f/1.7镜头正式开售 售价2099元
央行组织召开金融系统座谈会 研究交流金融系统审计整改有关工作
精彩看点:乘龙H5超轻版LNG低自重、低气耗,卡友的赚钱利器
当前信息:泽连斯基签署法案允许乌克兰在战时免税进口无人系统配件
黑龙江2023年主管护师考试成绩单打印入口已开通|全球新消息
140亿!重庆首富的创新药公司正式上市【附生物医药行业分析】-信息
即时:供需博弈!节前猪价小幅上涨,局部回温明显(第24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