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持续高温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重点人群中暑
时间:2023-06-25 14:28:52
(相关资料图)
近期,全国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专家提示,持续高温天气会给一些重点人群带来健康风险,这些人群要加强健康防护,科学预防中暑。
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症中暑和重症中暑4个阶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介绍,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此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则进入了轻症中暑阶段。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至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则进入了中症中暑、重症中暑阶段。最严重的中暑是重症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迟骋提醒,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和锻炼的人群、体质较差的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这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如何预防重点人群中暑?国家疾控局提示,重点人群要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生活和工作,饮食要清淡,注意补水,劳逸结合。对于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来说,鼓励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针对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而言,要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对于户外作业人员来说,要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预防职业性中暑,户外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宜定期进行常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重点人群中暑了怎么办?专家建议,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袖、领口,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或者用冰袋冰敷于患者的额头、腋窝、大腿根等部位,加速降温,并用风扇、空调降低环境的温度。如果患者神志清楚,辅助患者多饮水来补水,最好是含有盐分的饮品。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记者李恒
责任编辑:黄璐
相关稿件
汤姆·克鲁斯感谢中国影迷:很想念他们《碟中谍7》罗马首映式见!
手机出现“5种”情况要警惕!你的手机可能被监听,快了解一下!
天天视讯!职工转岗就业打造森林旅游经济产业链 绿色转型见成效
法国TRECA崔佧牵手梁志天打造设计盛宴,多维度释放设计价值
沪市2023年半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出炉 康缘药业领衔7月13日启幕
TVB女星真空上阵拍摄节目,按摩时险些露出屁股走光,直言担心
国家电影局:2023端午档票房9.09亿元,影史第二_每日热文
金发科技近三年合计派现26.7亿元 实控人袁志敏分走超5亿元
十年登峰之作!荣耀X50官宣:首发骁龙6 Gen1-每日热文
搞不定软件!大众集团CEO罕见承认:奥迪目前落后于竞争对手 今日快讯
最长续航610km 荣威中高级纯电轿车D7官图发布 全球时快讯
“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多地借势而上激发消费新潜力 环球热头条
康宝莱海盐榛酪布朗尼口味蛋白营养粉喜获“营养盒子TOP10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