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供给国和需求国不同的逆周期策略
时间:2023-06-24 06:31:19
转载来源:沧海一土狗
面对经济下滑,人们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呼吁经济刺激,即政府主导的一揽子刺激政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股票投资的视角来看,那就是,经济现实越差,政策刺激预期越强。
然而,这套逻辑有一个隐藏的假设:该经济体是一个需求国。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套逻辑脱胎于西方经济学,这是一套从需求国现象所总结出的理论。
但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需求国和供给国的分工泾渭分明,这就造成了一个天然的错位,适用于需求国的药方大概率是不适合供给国的,反之亦然。
分工所带来的变化
如下图所示,在国际产业安排中,A国和B国是合作、互补关系,分别作为需求国和供给国。
面对外生冲击,需求国会削减总需求;供给国的正确应对手段是被动适应——压缩产能、降低开支等等。
但是,根据西方经济学,供给国政府也可以采用逆周期调节,凭空创造需求替代需求国的萎缩。其代价是高昂的,会累积大量的产能和库存,毕竟B国的产业分工是生产。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一个大前提——供给国和需求国是互补的。
也就是说,当A、B两国互补性强的时候,才有供给国和需求国的划分;反之,A、B两国脱钩时,就没有供给国和需求国的划分,A、B两国是相互平行的国家,分析的范式将回归传统西方经济学。
全球化和产业分工改变了底层假设。
不同类型国家的降息
想必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美联储降息会导致A股上涨,但是,中国央行降准降息不会导致A股上涨。事实上,这个现象本身就是国际分工的投影。
从供给国+需求国分工的视角来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1、需求国央行降息,会增加整个系统的总需求;
2、供给国央行降息,只会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对总需求的提振是微弱的;
显而易见,股市更加看重总需求和订单的增加,对成本的降低不甚敏感。
然而,对B国而言,降息也是极其重要的,它使整个系统的成本有效地降低,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譬如,降息之前,总需求萎缩所制造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企业部门;同等比例地降低贷款和存款利率,让居民部门分担了一部分压力。
总而言之,在这个互补系统中,需求国央行降息所求的是进攻;供给国央行降息所求的是防守。
供给国的出路
不难发现,在供给国和需求国的合作中,供给国似乎很被动。那么,供给国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个局面吗?也不是,供给国也有进击的手段,那就是在供给端发力,增加供给的广度和深度。
如上图所示,供给国也有三六九等,有的供给国很弱,SKU少而浅,必然遭遇更大的周期性;有的供给国很强,SKU多而深,东方不亮西方亮,周期性会大大降低。
面对系统性总需求的下滑,供给国的逆周期调节效率往往受限,且容易陷入饮鸩止渴的局面;供给侧升级的道路见效有些慢,但只要坚持走下去,抗风险能力会大大提高,受周期性的扰动也会越来越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核心结论:全球是一个整体,一个国家应对总需求萎缩的策略,取决于该国的国际分工定位。
如果这个国家是一个需求国或者平行国,那么,的确该在需求端大做文章;如果这个国家是一个供给国,那么,政策的重点该在供给端,保住企业,并对企业进行升级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这里,我们已经不能再用这个比喻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我们得用这个比喻: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相关稿件
泽宇智能:电力IT系统集成领先企业!Q1业绩超预期-今日热文
【网络中国节·端午】2023厦门消费节——心动一“厦”主题促销活动火热进行
环球视讯!全球为何只有美国和法国有核动力航母,这个技术,难倒了所有国家
天天微速讯:临近冬天,最适合喝汤,5种家常汤,营养暖胃,每天一碗不怕冷
贵州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建新接受审查调查_即时看 观天下
世界微资讯!端午假期民航日均运输旅客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
每日视点!孙正义阔别半年现身软银股东大会 称将投身人工智能革命
【环球聚看点】2022年解读我国财政预算“四本账” 我国财政预算体系介绍
汉朝有哪些历史文物 ?汉代的这4件文物,皆为无价之宝,最后一件被认为是“穿越”证据-世界聚焦
【抢抓机遇促发展·青海在行动】黄南: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取得新成效 每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