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

又赚30亿,宁浩赢麻了

来源:腾讯娱乐 时间:2023-08-25 11:45:10

宁浩又一次赌赢了。

截至8月23日,由他监制的电影《孤注一掷》票房突破30亿。加上之前参与投资拍摄的《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绣春刀2》《一出好戏》等十几部影片,现如今宁浩及他创办的“坏猴子”影业共收获超过180亿票房。

从过去的“小成本影片导演”到现在的“爆款幕后推手”,宁浩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惊喜”与“惊险”并存。


【资料图】

《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后,有关宁浩的故事被视为“成功模板”,由公众反复拆解、解读。很多人试图复刻他的成就,但从未有人真的做到。

宁浩真有那么“神”吗?

即使拍了很多喜剧,宁浩仍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就像人们常说的,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在他的人生故事里,那些看似妙趣横生的故事章节,底色也应该是黑色的。

小时候,宁浩的额头特别宽,长辈亲戚看见了都夸他聪明,父母引以为傲很多年,直到长大后去医院体检被确诊为脑积水,大家才恍然大悟:这是病,得治。

老家的医生诊断宁浩为脑室萎缩,情况不乐观,得再去北京看看,一家人吓得不轻,火急火燎地到了天坛医院,大夫仔细瞧了瞧CT,又看了看宁浩天生的大脑袋,给出两个建议:

一是手术“放水”,但有可能引起患者性情大变;二是与“水”共存,这么多年病情都没有扩散,想必也不会出大问题。

宁浩左右一合计,选择了后者:“那就让它积着吧,别手术之后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通常语境下“脑子进水”是一句特别不礼貌的话,但对于彼时的宁浩来说,这却是保持本我的前提,打乱常规是他的天赋。

宁浩的父母都是太原钢厂的职工,他童年大部分时光都在钢厂里度过,因此有关家乡的回忆总是嘈杂和深沉的,使劲一嗅,还有浓浓的机油味和铁锈味。

小时候,宁浩特别不喜欢这种满眼黑漆漆的感觉,他想逃,但逃不掉,只能用调皮捣蛋表现自己的不满。

他不爱念书,热衷打架,学校里到处都流传着他的暴力传说。一路混到初三,眼见就要中考,他的英语成绩还停留在个位数,老师左思右想,递给他一张山西电影学校的报名表:

学校新设了一个绘画专业,虽然是中专,但可以试试,总好过小小年纪就当社会闲散人员。

为了逃避上课,宁浩参加了考试,不想还真考上了。因为从小热爱画画,他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急三火四地拎着铺盖去报到,结果入学才知道,这个学校连校长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个放羊的地方”。

教学楼在电影公司里头,楼下是发行部,楼上就是上课的地方,一共四间教室,其中两间还是宿舍。后来文化局给学校批了块地,修校舍,学校天天忙着盖房子,动不动就停课,一学期算下来休假的时间比上课还多。

就这么被“散养”了四年,宁浩毕业了。学校分配他去电视台,他不去,因为想搞艺术创作,就又申请去了话剧团。

宁浩旧照

1996年,宁浩去了太原话剧团,入职时被分到了舞美设计部门,但因为剧团营收不好、演出不多,他的实际工作内容变成了后勤打杂。

差不多干了半年,宁浩觉得天天拖地、装台没劲,当时艺术家都去北京扎堆,他想了想,觉得也该走出去看看。

决定北漂时,宁浩20岁,身上所有积蓄不超过2000元。为了考艺校,他拿出1700块报了培训班,再除去租床铺住宿的钱,他最后兜里就剩下几十块钱,要不是靠朋友接济,他差点去要饭。

最开始宁浩想考中央工艺美院(1999年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但是文化课成绩没过线,落榜;之后又去参加成人高考,准备冲刺北京电影学院,不想体检时被检查出色弱。

得知消息时,宁浩两眼一黑,算上小时候的临摹绘画,他学画至少10年,现在被告知是色弱,他觉得这已经不是荒诞了,是扯淡!

宁浩学生时代

宁浩因此深受打击,窝在床上连饭都吃不下。但沮丧没有用,日子还是得继续。绘画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试试别的办法。

过了不久,宁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系,从静态图画转向了导演动态图像。当时他的室友有一台相机,宁浩觉得好玩,时常借来拍照,前后拍了5卷胶卷,他就基本弄清人像摄影的门路。

为了挣点零花钱,他在学校支了个小摊,专门给别人拍照片,室友出设备,他出技术,拍一卷100元,钱对半分,靠着这门生意,他早早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

有一天,一位朋友请宁浩到饭馆吃饭,饭桌上还有唐朝乐队的第一任吉他手“老五”刘义军,说话时聊起宁浩会拍照,老五就问能不能给自己拍几张特写?那就拍呗。但是没带设备,宁浩只好跑到小卖部买了个一次性胶卷相机。

拍摄结束后,宁浩特别不满意,老五倒是不介意,拍着玩玩,没人较真。几天后,老五收到了洗好的照片,打开一看,发现宁浩不仅修了图,还重新换了背景、制作了封面。

老五挺意外,先甭管技术如何,就冲这个不糊弄的态度,宁浩也是个人才。当天他便拨通了宁浩的电话,邀请他为新专辑拍摄封面。

为唐朝乐队拍摄封面后,宁浩在音乐圈里小有名气。从北师大毕业后,宁浩又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听说他当过导演,过去合作过的音乐人又推荐他去拍MV。

那几年,宁浩执导、制作过100多支MV,合作的艺人有屠洪刚这样的前辈“大哥”,也有像李宇春一样的人气偶像。2003年,他为朴树导演拍摄《Colorful Days》,一举拿下当年的最佳音乐录影带奖,终于名声大噪。

这一年,宁浩26岁,还没大学毕业,就靠着拍MV实现了在北京买车、买房的心愿。

对于彼时的宁浩来说,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物质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又开始琢磨着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

考上北电那年,宁浩24岁,本来的目标是导演系,但因为专业没有招生名额,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了摄影系。

在电影学院学图片摄影,宁浩不甘心,日日盘算着要攒一个电影剧本出来。那时候他认识了一个朋友,是位出家人,二人闲聊时,宁浩听对方说起最近正在筹钱修塔,挺难的。

宁浩觉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便以此为原型,写出了电影《香火》的剧本。

2002年,一位老板托人找到宁浩,说有意投资这部电影,想约导演谈谈后续合作。宁浩连忙带着剧本赴约,万万没想到老板把会面地点选在了“天上人间”。

进了包间,宁浩紧张得不行,明明一口酒都没喝,但脑子还是跟断片一样。他只记得老板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就从兜里掏出一沓现金——就这些钱,拍吧!

第二天,老板消失了,来无影去无踪,神秘得好像只为给宁浩扔下一笔电影启动资金。

拿着老板给的几万块钱,宁浩自费买了设备、请了演员,耗时半个月拍摄,之后又和女友一起完成了后期剪辑。影片全部制作完成后,宁浩心里宽松不少,好赖自己也算有部完整的作品了。

电影《香火》截图

电影拍完了,宁浩兜里也没钱了,只好又回去拍MV。给朴树拍《Colorful Days》时,摄影师张希问他,前段时间是不是拍了个长片?现在电影节选片人正在北京,可以送去碰碰运气。

反正扔下也是浪费,宁浩想,那就带去试试吧。看片子那天正好碰上选片人赶飞机,大家都很着急,《香火》原版长达3个小时,而且是方言、没有字幕,选片人只看了一半,就催着宁浩讲后面的剧情,听完就火急火燎地奔向了机场。

此后几个月,选片人没来消息,宁浩也觉得没谱,谁也没再提这回事。

一晃3个月过去了,有天半夜宁浩忽然接到一个电话,选片人打来的,刚接通对方就急赤白脸地问:“我给你发了那么多邮件,你怎么一封也不回?电影节都要开始了,你来不来啊!”

宁浩一听乐了,他根本就不上网。

借着《香火》的光,宁浩获得一个去瑞士参加洛迦诺电影节的机会,“就是奔着旅游的目的”,意料之外的,他收获了很多好评,并在这之后拿下了几座极具分量的奖杯,宁浩就这样成功打入了“文艺圈”。

电影《香火》截图

2004年,他受邀拍摄电影《绿草地》。时至今日,这部影片仍被视为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作品”。

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他们先是遇到了投资方无故撤资,150万的资金变为10万,无奈中,宁浩只能拿出所有个人积蓄,凑够了40万启动资金。

此后,剧组来到内蒙古取景,结果遭遇了集体车祸,虽无人员伤亡,但在资金严重短缺和恶劣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原本100多人的剧组就地解散,只剩下了11人坚守阵地。

在大草原拍戏的几个月,宁浩住的蒙古包因为生炉子取暖,被烧了;驾驶的吉普车在开进沙漠后忽然熄火,报废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全剧组杀青,一算费用,又超支了十几万……

多年后宁浩再回忆起这段往事,长叹一口气:简直是一场噩梦。

电影《绿草地》截图

和《香火》一样,宁浩带着《绿草地》参加了各类影展,虽然几次斩获奖杯,可实际观影人数,连100人都不到。

那大概是宁浩最迷茫的时候。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近乎倾家荡产,还险些把命都搭进去,最后的结果却只收获了极少数人的目光。

如果一部作品仅限于个体狂欢,那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艺术不应该只通过窄口传递”。

这之后,宁浩忽然很想拍一部商业电影。

在太原话剧团工作时,宁浩画的第一幅也是唯一一幅电影海报的主角就是刘德华。画完这张海报后,打印机诞生了,宁浩失业了。

时隔多年,宁浩又遇到了刘德华,幸运的是,这一次他拥有了一个“美梦成真”的结局。

2006年,宁浩入围了刘德华发起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并获得了一笔几百万的投资,刘德华对他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宁浩、刘德华

最开始宁浩打算拍一个赛车手的故事,但因为开机前被告知资金从500万变成了300万,他便只能临时改变主意,去拍摄“警察抓小偷”的故事。

起初宁浩将作品起名为《大钻石》,听起来太平淡,便又更名为《疯狂的石头》,而此前被暂时搁置的作品,在几年后也成了电影《疯狂的赛车》。

黄渤还记得第一次在《疯狂的石头》剧组看见宁浩的场景:那一年宁浩29岁,看起来很年轻,没有修整过的短发直愣愣地竖在脑袋上,干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的。

“感觉被骗了”,这是黄渤进剧组后的第一感觉,“大家看起来都没什么经验,就像是一群小孩在拍学生作业一样”。

宁浩(左)《疯狂的石头》剧组

待到正式开机,生疏感很快消失了。

“宁浩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所有与他合作过的人都会发出同样感慨,因此和他工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乐”是因为他总有办法消解苦难和无聊;“痛”则是因为,这种“奇思妙想”很多时候是惊险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

“他是处女座,A型血,所以特别会折磨人。”每一次提到宁浩的导戏风格,黄渤都自认深受其害。

拍摄《疯狂的赛车》时,宁浩曾要求黄渤躺在暴雨中被“暴打”4个小时、用脑袋敲碎了8个啤酒瓶,最后剪出来的片段只有40秒;后来在一场动作戏中,宁浩又让黄渤在高桥上“跑酷”,全程不用替身。

黄渤《疯狂的赛车》花絮

对于电影,宁浩是极致的,因此在物质之外,他更需要一种“同频共振”的默契。这是一种人与人的理解和信任,也是一群人对于“拍电影”这件事达成的共识。

早期拍摄电影时,宁浩无比幸运地拥有过这份默契,因此那几年他无论做什么都格外顺利:

《疯狂的石头》让他一战成名;

《疯狂的赛车》帮他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心花路放》以3500万成本狂揽12亿票房,在当年创下1:33的投资收益比“神话”……

“疯狂”之后,宁浩偶有失手,却不失败,因为他总有办法扳回一局,直到《疯狂的外星人》出现,宁浩“失灵”了。

沈腾、宁浩、黄渤《疯狂的外星人》幕后

那种“如有神助”的默契消失了。回忆《疯狂的外星人》拍摄过程,宁浩时常感觉到无力。

先是剧本。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在创作剧本时,宁浩最大的目标就是写出一个“外国人拍不了的故事”,可最初策划的几版故事始终都有好莱坞的影子。为了消除这种“西方世界”的感觉,宁浩与团队几经易稿,耗时9年才确定剧情走向。

宁浩、刘慈欣

而后是技术。在《疯狂的外星人》中,宁浩挑战尝试了全球难度最高的生物特效。为了完成这个工作,他前后启用了多国特效团队,他很想用技术再现“极致”的魅力,但遗憾的是,懂得他的人越来越少了。

“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中国情绪,所以和他们合作沟通成本是巨大的。”宁浩说:“他们的思维是直线型的,要么快乐,要么威胁,什么叫‘笑里藏刀’?他们根本理解不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都在发生:“皮笑肉不笑”是什么表情?心理活动真的能用眼神表现吗?有一次宁浩用一段街头吵架的视频为特效师展现何为“癫狂”,不想对方认真地看了十几遍,然后反问宁浩:“他们怎么了?”

宁浩《疯狂的外星人》幕后

和技术一样囿于模板的还有人。“唯票房论”的市场环境逐渐让理想回归现实,渴望讲好故事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成本和收益的计算:

“讨论票房是对创作的干扰,电影变成产品管理了,为了拍而拍,挺没意思的。”

宁浩知道,有关“疯狂”的故事,迎来了最终章节。

2019年,《疯狂的外星人》上映,票房一路飙升,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说这是宁浩最失败、最不好笑的作品,宁浩对此并不在意。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在他看来《疯狂的外星人》始终是自己“拍得最好的电影之一”。他和从前一样,努力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至于结果,那就交给命运吧。

沈腾、黄渤《疯狂的外星人》

《疯狂的外星人》之后,宁浩暂时搁置了导演的身份,用心扮演一只“坏猴子”。

2012年,宁浩正式成立“坏猴子”影业,和多年前“亚洲新星导计划”一样,他也开始尝试发掘和扶持新人导演。

公司成立后不久,徐峥受邀参与FIRST影展,在那里他看到了影展评选出的最佳短片,作品的导演就是文牧野。

几天后文牧野在一家火锅店里见到了宁浩,二人一起吃了顿饭,简单聊了聊电影创作的事情,散伙前宁浩问文牧野:“我这里有个故事,讲白血病人吃不起药,你感兴趣吗?”——于是便有了《我不是药神》。

宁浩、文牧野、徐峥《我不是药神》幕后

从2015年立项到2017年正式开拍,文牧野用了2年的时间修改剧本。那时候,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着写好的剧本约见宁浩,但除了一些必要的方向指导,宁浩几乎不会给他任何具体的建议。

过程中,文牧野一度走入“死胡同”,将故事完全引向了原定主题的对立面,“根本就是一个黑帮故事”。宁浩看到剧本后问文牧野:

“这是你想要的东西吗?如果是,我可以给你投钱;如果不是,我觉得你可以再坚持一下,这个故事是有可能变得‘伟大’的。”

“他真的就像一面镜子”文牧野说,宁浩从不会干扰创作,他只是很清楚地知道每一个人的渴望和极限。

宁浩、文牧野

宁浩的判断和文牧野的坚持都是对的。

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在斩获31亿票房的同时,也赢得了无数好评。谈及影片的创作经过,舆论反复探讨的仍旧是“如何创造票房奇迹?”,可宁浩说,如果大家只看到票房,那就太没劲了。

王传君《我不是药神》剧照

由宁浩发起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一共签约了10名导演,其中有像文牧野一样开局即“王炸”的幸运儿;也有如申奥一般,勤勤恳恳许多年,却总是“差一点”的普通新人。

2016年,申奥正式加入“坏猴子”,宁浩问他想拍什么,他说,想去国外拍一个有关考试作弊的选题。宁浩说,没问题,编剧、演员随传随到,抓紧干。

就这么吭哧吭哧写了一年,泰国电影《天才枪手》引进中国,申奥一看差点哭出来:这怎么跟自己想的剧本一模一样?

“替考”不能继续写了,申奥翻遍手机备忘录,选定了一个“杀妻骗保”的选题,而这就是电影《受益人》的原型故事。

申奥、宁浩《受益人》路演现场

《受益人》是申奥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在他看来,宁浩几乎是手把手地在教他怎样成为一名导演。

到了《孤注一掷》二人配合得愈发默契。在创作剧本时,申奥起初想采用多线叙事结构,而这恰恰也是宁浩早期最擅长的手法。

然而到了今天,宁浩已经不看好这样复杂的叙述方式了。他告诉申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导演要拍的理应是观众想看的。

事实证明,宁浩又一次选对了。

作为暑期档最大“黑马”,《孤注一掷》票房已经超过30亿,由影片衍生的各类话题也几次引起现象级讨论,这近乎完全复制了《我不是药神》的全胜战绩。

截至8月23日,由宁浩参与投资拍摄的影片累计票房已经超过180亿,未来这个数字还将继续上涨。

宁浩《孤注一掷》路演现场

从一个成功的导演,到一个成功的监制,宁浩每一步都走得惊险。

在“大片时代”来临时,他选择拍一部小成本电影;在“疯狂”系列一路高歌猛进时,他转身拍了一部《无人区》自砸喜剧招牌,而后又投入人人望而却步的科幻领域,最终以并不完美的结局终结了“疯狂”系列。

宁浩仿佛一直在“破坏”外界对他的期待和预设,所以“惊喜”和“失望”在他的身上总是交替出现。

在所有人都“求稳”的语境里,这样“大起大落”的人设太冒险了,可宁浩非常享受这种刺激,探索和破坏边界是他的本能,是他创造的基础和原动力。

这就像他小时候去逛动物园。他不崇拜看起来就很强大的狮子、老虎,也不喜欢代表力量和速度的大象、猎豹。

他喜欢猴子,坏坏的猴子。

对比那些庞然大物,它即使被关在笼子里也是自由的、灵动的、有个性的。

它看似被困住了,现实是,它从未被驯服。

相关稿件

又赚30亿,宁浩赢麻了

又降价! 特斯拉(TSLA.US)高端车型在中国降超4.5% Model S/X降3.5-4.5万元

炎热终会散去,凉爽终会到来,银川今天开始降温降雨

美国入境需要什么材料

今年福建高招结束 大数据告诉您冷热专业如何洗牌

“丹棱造”首片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正式下线

鄂股半年报丨盛天网络营收净利双增 增值业务游戏社交贡献大

文旅消费持续“火热” 带动经济复苏

快乐新起点,Q动新篇章,2023奇瑞QQ文化节圆满收官!

俄空天军总司令苏罗维金被解职 基本情况讲解

储备可满足3个月消费量!广东加班加点调运保障食盐供应

人流物流更趋活跃,折射经济量稳质升

娃娃有托 暑假优托

城市升腾烟火气 美好生活留人才

这位叠滘龙船舵手 广西勇跳湍流救人

稻梦空间

我国完成首单散货船海上液化天然气加注 实现“双突破”

大咖畅谈AI发展助南海企业“智变”

截至7月底 今年已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7万公里

小小邮票上的“交通强国”

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海里 一起看看杭州亚运会唯一有海的比赛场馆

亚运会倒计时30天 杭州举行多彩活动迎盛会

今日凌晨,河源突发地震,惠州有震感!

最新名单!惠州这些地方周末也可以打疫苗!

《一路朝阳》田蓉的官配是谁?田蓉是个怎样的人?田蓉结局怎么样?

土耳其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致12死19伤

DNF剑帝女鬼追忆天空怎么样

浪漫七夕,相约天桥,幸福起航!

恒安国际(01044.HK)委任许文默为执行董事

千方科技:上半年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4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