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水岸边现大簇福寿螺卵,疾控提示勿食用!
时间:2023-06-24 18:39:0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刘颖琪)“如果家中幼童等因好奇接触了螺卵,并接触到了其液体,需要尽快用75%医用酒精擦拭手部皮肤,避免寄生虫感染。”近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多地出现福寿螺卵。各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提示市民,如果看到福寿螺卵千万不要食用。
“家门口有条河道,近几天晚上遛弯的时候发现,岸边地方有好多艳粉色的东西,近看密密麻麻,密集恐惧症要犯了。后来,家里老人说是福寿螺卵,还提示了家里幼童千万别因为颜色鲜艳而触碰。”家住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先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6月2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巧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强调,目前市面上的福寿螺主要是代替田螺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消费者需谨慎辨别。
江苏省扬州市连运村排水沟上的福寿螺卵块。扬州晚报图
每年4至6月是福寿螺产卵、孵化的高峰期,对此上海江桥镇水务管理所水资源管理科工作人员提示,由于福寿螺卵里面含有大量寄生虫,市民朋友如果看到福寿螺卵千万不要食用。此外,福建省福州市、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等地的疾控中心均陆续发文提示,市民不要轻易触碰福寿螺,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寄生虫疾病,病情严重可致死。意外接触螺卵及时消毒,体型大尾部扁平的“田螺”慎买
陈巧指出,近期多地出现的福寿螺卵,如果在水边碎裂,其卵壳残留在水中会影响水质,福寿螺的卵本身有寄生虫,一旦接触后可能有感染的风险,在去除螺卵时建议不直接用手接触,或者戴手套。如果家中幼童等因好奇接触了螺卵,并接触到了其液体,需要尽快用75%医用酒精擦拭手部皮肤,避免寄生虫感染。
陈巧建议,喜欢吃螺肉的人群在选购田螺时,其居家烹饪相对安全。此外,由于福寿螺繁殖能力强,产量巨大,价格相对便宜,存在部分商家以福寿螺代替田螺进行烹饪后销售的情况。如果蒸煮不够完全或者是生食,其食品安全隐患极大。从外观来看,福寿螺与田螺较为容易区分,福寿螺的体型比田螺大,而且尾部较短平,田螺则体型较小,锥尾比较突出,消费者在选购时,需格外警惕。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相关稿件
新股前瞻丨移动语音社交小赛道,“节流”后的趣丸能打响利润保卫战?
唐驳虎:瓦格纳“进军莫斯科”,普里戈任为何前线倒戈?|最资讯
2023年端午档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破8亿元 进入中国影史端午档票房前三 今日关注
国家统计局:6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26种价格上涨_聚看点
基于EMP2 V3平台/采用全新设计 全新DS 4将于7月13日正式上市
世界快讯:交通运输部:端午节假期 全国共发送旅客预计超1.4亿人次
疲劳驾车回家过节,认为“坚持一下就到了”,距家还有一公里时酿祸致4人受伤_环球快消息
微资讯!呼声与回应|拆了旧的新护栏迟迟不安装,官方: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