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液冷储能是未来,川润股份披露最新进展!

来源:OFweek 时间:2023-06-23 11:41:36

川润股份(002272)近日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在储能液冷领域,公司已经通过行业客户应用,并实现销售收入;在IDC、服务器液冷领域技术储备较早,具有技术优势,公司将加强产品开发与验证,目前正在积极拓展客户,力争实现公司业务目标。


(资料图片)

双碳目标加快推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川润股份积极在“新能源+储能、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综合解决方案等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初步形成“风光热电储一体化”新能源发展格局,为客户提供分布式综合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聚焦储能,川润股份加速布局多元储能,在熔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多路线均有布局。

储能产品方面,主要包括储能系统集成、储热系统、换热系统、储能温控、发电系统的润滑系统、液压控制、电控等,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风、光、热)、工业储能、电力电站等领域。

其中,川润股份为客户提供的储能集成服务具备长时型和成本端优势,运行时间可长达 6~12 小时,已在东汽10MW二氧化碳储能项目、多个电站调峰调频灵活性改造等重大项目中成熟应用。

液冷储能产品方面,川润股份液冷产品已在工业、风电领域成熟应用多年。在储能、数据中心、云计算、算力设备、通信网络、电力电网、电源转换等领域可为客户提供液冷产品和温控节能解决方案。

项目方面,2022年,川润股份为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轨道交通“飞轮储能装置”提供二氧化碳压缩储能核心换热装备;为东方电气全球首个10MW、国内首个二氧化碳储能示范项目提供整套储能换热装备;完成了亚洲首批单机容量最大的 10MW 海上风电机组水冷系统、6.45MW 液压润滑冷却综合系统、双轴随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目前,川润股份正在加速推进风电、光热、工业领域的储能应用,为客户提供储能系统集成、储热系统、换热系统、储能温控、发电系统的润滑系统、液压控制、电控等产品,以及基于上述核心设备的分布式综合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营收方面,2022年,川润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3.99亿元,同比增长10.92%;实现净利润1,232.57万元,同比下降 78.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4.50 万元,同比下降 76.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556.36万元,同比下降 202.03%。

其中,新能源流体系统(风电、光热、储能、工业)业务实现营收8.6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为50.79%;储能装备及系统集成业务实现营收4643.65万元,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为2.73%。

相关稿件

液冷储能是未来,川润股份披露最新进展!

动态焦点:安全阵地前移 力量下沉镇村 我省基层应急管理改革在十堰破冰

中央气象台:南方强降雨持续 华北黄淮今明仍有超40℃高温

世界今日讯!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夏粮收获 ——从夏收一线看农业强国建设

厦门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岭南飙龙舟 文脉连湾区

4位富豪因AI暴赚10000亿 基本信息讲解

每日动态!现代牧业(01117)荣膺《机构投资者》2023年“最佳投资关系团队奖”

中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落地-全球速讯

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检察联盟在成都崇州市成立 全球短讯

数说图博会 | 56个国家、2500家参展商,以书为媒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

我国科学家创造城际量子密钥率新纪录 世界热消息

芳源股份:与盟固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技术研发及供应链进行合作 环球微速讯

热议:A股日报 | 6月21日沪指收跌1.31%,两市成交额达10219亿元

百胜中国6月20日斥资约100万美元回购1.72万股_环球聚看点

每日播报!巴克莱:利润预期可能扰动股价 下调特斯拉(TSLA.US) 评级至“持股观望”

上海推进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共治 建设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

又双叒叕要开园?阴阳师官方授权《妖怪小班》即将登录KK对战平台

内马尔:仍梦想为桑托斯踢球,最近最坏的记忆是输给克罗地亚_全球微速讯

微信收款助手小程序中找不到 微信收款助手小程序中找不到店铺

为什么家里不能种竹子(种竹子风水十大禁忌)

今日热门!鸿运当头风水摆放禁忌 鸿运当头风水摆放位置

【世界速看料】北京昨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历史极值 未来三天高温持续

观热点:怎么查看快递物流信息(快递怎样查物流信息)

【机构调研记录】博时基金调研哈铁科技 每日快讯

最终幻想16二段跳怎么操作|全球微速讯

扔了几个控卫空位后行情出现暴涨,湖人和勇士都没机会拿下他了?_天天热推荐

三消息:太阳交易暴露大隐患,天选之子自毁前程,勇士将留住普尔

一边开车一边充电,伟巴斯特的太阳能车顶实现了|速看料

世界新动态:美军燃油污染饮用水丑闻再发酵 处置不当殃及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