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恢复“单身”,斯巴鲁能否从小众走向主流?

来源:云掌财经车圈能见度 时间:2023-07-07 21:05:16

在汽车圈存在感越来越弱的斯巴鲁品牌,近日因为庞大集团退市的重磅新闻,再度回归大众视野。

不久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巴鲁中国”)发生多项变更。其中最重大的一项当属股东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庞大集团”)的退出,株式会社SUBARU成为全资控股股东。

在此之前,斯巴鲁中国股权分别由株式会社所持的60%和庞大集团持有的40%组成。此次变动意味着,斯巴鲁中国已完全交回到株式会社手里,在中国市场将由中外合资转向外国法人独资发展。


(资料图)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双方是否闹掰。毕竟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成绩可谓是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年销量仅有1万辆水平,今年也没什么好转。

虽然斯巴鲁方面曾表示,自己不是大众品牌,而是小众品牌,因此更重视那些理解斯巴鲁价值的客户。但是照这么个小众法下去,最后退出都不无可能。

只是变成独资后,斯巴鲁在华之路就会更好走吗?《车圈能见度》认为,答案是未必。对中国市场投入不足、未进行彻底本土化、产品矩阵不完善、电动化转型步伐缓慢等问题,已经是其在华的“顽疾”。

翻身,恐怕没那么容易。

1

与庞大故事终结

公开资料显示,斯巴鲁成立于1953年,是日本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现为株式会社SUBARU)旗下专业从事汽车制造的一家分公司,最初主要生产汽车,同时也制造飞机和各种发动机。

斯巴鲁进入中国是在2004年。也正是那个时候,斯巴鲁与庞大集团结缘,庞大集团成为斯巴鲁在国内的总代理商之一。

那会儿,庞大集团在斯巴鲁品牌上投入颇为大方。比如隶属于庞大集团的中冀斯巴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曾投资上亿元在进口车商里率先设立13000平方米的斯巴鲁北京配件中心库,还成立全人工24小时客服中心,并兴建斯巴鲁培训中心等。受惠于庞大集团的销售网络布局,斯巴鲁每卖出两辆车,其中一辆就来自于庞大集团。

当然,斯巴鲁也成为了助推庞大集团快速发展的“利器”。数据显示,2011年,斯巴鲁在华销量曾达5.7万辆;2012年全年销量4.35万辆;2013年,销量重回5.7万辆,是进口车领域的“明星品牌”。

可以说,斯巴鲁进入中国头几年与庞大集团是互相成就的关系。为了加深这种关系,2013年初,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宣布与庞大集团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向斯巴鲁中国出资,投资总额为82.5亿日元。

出资完成后,前者持有斯巴鲁中国60%股权,后者持有40%股权,庞大集团也从代理商一跃成为销售公司股东,话语权大幅提升。

按理说,庞大集团的入股能让斯巴鲁在华的推广变得更接地气。不过,当时就有不少人担心,斯巴鲁与庞大集团会不会像奔驰与利星行一样,过分依赖单一经销商,话语权被削弱。

果不其然,后面斯巴鲁就经常被诟病,在产品引入策略上遭到了庞大集团的过分干预。同时,在经销商思维“洗脑”下,斯巴鲁在华的表现也走起了下坡路。

2014年-2017年,斯巴鲁在华销量分别从5万多辆下滑至3万多辆;2018年-2022年又从2万多辆下滑至1万辆出头,越来越边缘化。

所谓“初识美好,最终离散”,如今斯巴鲁与庞大集团“分手”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曾经携手共创辉煌的双方,竟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告别”。因陷入经营危机,庞大集团不得不在6月底退市,退市后又不得不彻底退出斯巴鲁。

2

国内外两极分化

作为“日系军团”的一员,斯巴鲁的在华表现怎么就差了一大截?要知道这个品牌也算是日系中的“技术派”,其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相当出名,结果在国内外的销量表现却大相径庭。

可以对比看看美国市场。2023年6月,斯巴鲁美国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27.8%,而且这是斯巴鲁在美国连续11个月录得同比增长。按年看,2023年1-6月的销量达到30.4万辆。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其在美国市场销量平均到每月都超过5万辆。

而在中国市场,我们可以从交强险数据上看到,今年前5个月,斯巴鲁累计上险数只有3753辆,其中最少的1月只有398辆,对比强烈。这就说明,不是车不好,是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有问题。

早在三四年前,就有业内分析师向《车圈能见度》笔者说过,造成这种反差的情况,与斯巴鲁迟迟没有推进国产化进程有关。由于没有国产,斯巴鲁价格较高,相较于竞品无明显优势。同时,其保养维修费用也相对较贵,造成养车成本高等问题。

另外,产品单调也是一大主因。斯巴鲁好像并不是特别重视中国市场,这么些年也没有加速扩大产品阵容、推进渠道网络建设,并且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小众品牌上,而不重视营销宣传。

斯巴鲁中国官网上,车型列表内一共只有5款,分别为森林人、傲虎、CROSSTREK和XV四款SUV,以及BRZ一款跑车。其中,有“平民跑车”之称的BRZ车型还于今年3月停产,6月末暂离中国市场。

汽车市场向来风起云涌,新品不断,斯巴鲁这样薄弱的产品矩阵,性价比方面又不占优势,很自然就在竞争中慢慢败下阵来。

在大势所趋的电动化转型方面,斯巴鲁同样跟不上节奏。都2023年了,在中国市场还没有一款纯电动车型。

2021年时,斯巴鲁官方曾发布首款纯电动SUV车型——SOLTERRA,称该车型是公司与丰田汽车为期两年联合开发项目的成果,将于2022年年中开始在欧洲、中国和日本出售。

然而,截至目前,SOLTERRA还没进入国内,就算进入国内市场,以斯巴鲁的品牌力恐怕也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如此基础之下,即使斯巴鲁中国恢复了“自由身”,也不见得接下来的道路就会平坦。

3

独资后还有机会吗?

在变成独资后,下一步就是讨论该如何发展了。

早前曾有传闻,斯巴鲁中国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当时在辟谣时,斯巴鲁中国曾透露过一些计划,包括引入更多富有魅力的车型、继续在中国市场开拓、为用户提供独具特色的品牌价值和用车体验。

有一些转变还是可喜的。在上半年的“价格战”期间,斯巴鲁也发布了补贴政策:从3月7日到6月30日,同品牌置换/增购傲虎车型官方补贴1万元,其他品牌置换补贴6000元;同品牌置换/增购森林人车型官方补贴5000元,其他品牌置换补贴3000元。

先不论补贴效果如何,至少斯巴鲁没有“摆烂”,还在为提振中国市场销量而努力。

另据斯巴鲁公布的电动化转型规划,2026年底前将推出4款新的跨界电动车,到2030年在全球销售的所有车型中,将保证至少有40%的在售车型为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虽然有些晚了,但也在努力加快转型步伐。观察几个国际大主机厂,其实转型速度也都不快。好饭不怕晚,最重要的还是斯巴鲁能够带来强有力的新能源产品。

斯巴鲁中国方面曾表示,作为追求汽车本质价值的品牌,斯巴鲁在全球市场得到很高评价。这些价值包含拥有高操控稳定性、驾驶愉悦性,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安心行驶,从而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中获取充实感。

这一点《车圈能见度》还是认可的。不过,这样的本质价值需要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就必须引入更多车型,像是在海外热销的Ascent、WRX等车型,同时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营销。

对于已经恢复“自由身”的斯巴鲁中国来说,转变应该容易多了吧?

作者 | 刘媛媛&张雪梅

来源 | 车圈能见度

END

相关稿件

恢复“单身”,斯巴鲁能否从小众走向主流?

新生活集团(关于新生活集团的基本详情介绍)

太保与OceanBase完成全险种核心迁至国产数据库

刚刚知乎宣布:下线!

多家基金公司透露降费

云纹铜五柱器:嘀~嘀~请接收两千多年前的信号

安装启动!世界级高坝双江口水电站建设获新节点

2-0就这么难⁉️马莱莱头球破门,VAR划线判定越位了一丢丢...

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山西对化工园区等开展安全整治

张店区举办“三提三争见行动 五极五优展风采”活动暨第二届基层政务服务大比武大提升竞赛

北控水务集团(00371):“21水务02”将于7月14日付息

市场消息: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将举行外交部双边会谈。

江苏省水利厅发布洪水蓝色预警信息

以光之名, 我们在光明等你!

分享炸萝卜丸子的做法和配方 ,外酥里嫩不回软

马蜂窝、保卫萝卜4等31款侵害用户权益APP被工信部通报

65年了,昌平人最熟悉的“345路”有展览了!

天康生物:6月生猪销售收入3.69亿元 同比增长18.65%

不作诗,只做事!华为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

棕榈股份:中标8.68亿元周口中心港粮食仓储物流中转项目第一标段

川投能源(600674.SH)业绩快报:半年度净利20.84亿元,同比增长33.61%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盘古3.0正式亮相

金宝:7.7镑日弱空现,183.5上的空持仓静待瀑布

微信立减200元,刷中国银行信用卡进阶有“金”喜

移远通信(603236.SH):拟推793.70万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姑娘们加油!中国女足征战世界杯

短期止跌 魔咒会出现吗

7月7日两市主力增持前50只个股

腾讯副总裁李强:行业模型将成为AI大模型价值引爆点

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来京东选智能手表助你轻松实现压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