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点评!非遗里的郴州(五)——大禾米糍制作技艺
时间:2023-06-23 23:15:42
山水画卷 郴州相见
“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千年林邑,一个汉字一座城。美丽富饶的郴州大地孕育滋养了丰富而深沉的优秀文化。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在湘南,一大批超凡绝俗的中华非物质文化瑰宝,如同人类文明天幕中的璀璨群星。
(资料图片)
大禾米糍
· 郴州 汝城 ·
汝城大禾米糍也称“黄糍”、“黄元粿”、“黄粿”,历史悠久,起源于唐朝时期,主要流传于汝城县热水镇一带,在明朝正德年间被列为贡品。
大禾米糍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本地产的大禾米、天然色素、碱灰水。
制作大禾米糍要经过制碱灰水、天然色素、浸大禾米、蒸大禾米、上色、再蒸饭、抖糍、成型7道工序。做好的大禾米糍色味鲜,通常用碱灰水浸没,藏于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天。
在当地,腊月“抖”大禾米糍可谓是热水乡间的一场盛事。
把蒸熟的大禾米放进石臼里,几个人一起执木杵将大米捣成黏糊状,捣得越久,糍粑就越有嚼劲。客人登门,必先煮糍一碗,以示款待。
黄灿灿的颜色让人食欲大增,草药的香味若隐若现,而植物碱的加入,让这块糍粑更加软糯可口。
如今,大禾米糍已不再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不仅吃法创新,切片、切条后 蒸、煮、炒,更有咸、甜口的多样选择,令人欲罢不能。
一块大禾米糍承载着乡情,也融合着畲族的古老智慧。2018年,大禾米糍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郴州广电融媒中心报道
记者:刘穆澄
摄影:袁文波欧智敏 胡建波
编辑:刘穆澄
二审:袁俊杰刘洪 吕智 何璇
终审:王首栋
相关稿件
这几天排疯了!有人专程来上海,排了3小时只为这一瞬间!但也有人劝退…… 全球播资讯
【独家焦点】警惕!韩媒:韩国环境部已批准“萨德”基地环评报告
一季度日本智能手机销量:苹果占比超50%,iPhone 11/12最抢手-当前热点
世界热点评!司马师南下濡须口,丁奉雪中奋短兵,诸葛亮大侄子出场即巅峰
中国生物制药:受托人据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购买约3590万港元股份
600分还是600万?学历和财富都不是人生唯一标准-环球今亮点
俄副外长:俄方不会通知美方有关“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试验信息
天天热消息:JS环球生活(01691.HK)6月23日耗资2515.67万港元回购316.2万股
“理传千年 龙腾四海”道县2023年端午节“紫金杯”国家非遗龙船赛圆满收官 环球报道
端午旅游市场平稳复苏,非遗主题游受捧,跨省游人数比例上升-当前头条
“夜公园”如何避免同质化?上海这座500岁古典园林尝试“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