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法院通报:快递物流渐成毒品运输重要方式
时间:2023-06-22 13:29:36
【资料图】
(梁钦卿)在第36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1日发布了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年度报告。报告中提到,“冷门聊天软件+电子支付+物流运输”成为毒品交易新模式,快递物流逐渐成为毒品运输的重要方式。
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重庆市一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共审结涉毒品犯罪刑事一审案件1762件,占全部刑事一审案件的%。同时,市一中法院审结涉毒品犯罪刑事二审案件217件。近一年来,辖区内2196名毒品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
重庆市一中法院辖区两级法院对2022年6月至今审理涉毒案件中毒品的种类分析发现,第二代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甲基苯丙胺片剂(麻古)为主流,而传统毒品海洛因的比例位居第二,合成毒品的整体比例占比较高,成为当下最主要的毒品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冷门聊天软件+电子支付+物流运输”成为毒品交易新模式。大宗毒品交易时,犯罪分子为逃避监管,通常摒弃微信、QQ等常见聊天软件,而是下载冷门聊天软件进行联络。
同时,犯罪分子采取“钱货分离”方式实施交易,通常借助多种网络支付平台,以多次支付或多人同时支付等“化大为小”方式完成支付,并且通过网络方式筹集购买毒品资金或贩卖后转账分赃。毒贩将毒品混入正常物品中,再冒用他人身份,从边境地区向重庆市邮寄毒品,快递物流逐渐成为毒品运输的重要方式。
报告中称,相较于传统的人体藏毒、车辆藏毒方式,犯罪分子的伪装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重庆市一中法院审理的贩卖、运输毒品案件中,毒贩采取非常态化的掩饰方法对毒品进行流转,意图逃避打击。如被告人王某贩卖毒品案中,上游毒贩将冰毒伪装成黑色块状花生糖运往重庆,被依法查获,经称量、鉴定,毒品净重为克,甲基苯丙胺含量为%;被告人郭某、徐某某运输毒品案中,毒贩将冰毒溶解后与茶叶进行混装,以运送“茶叶”的形式实施运输毒品犯罪,被公安机关识破,当场查获“茶叶”25袋,其中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
活动中,重庆市一中法院还发布了辖区两级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完)
相关稿件
环球今日报丨第71期双色球晒票,哪怕再多的磨难,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尊重
每日视点!菩提本可以与孙悟空和平分手,为何临别前恐吓猴子?如来笑而不语
每日看点!不限速超良心!阿里云盘iOS 4.8.1版发布:会员能看2K臻彩视频了
PS Plus周年庆典宣传片:数百款大作即刻游玩!_全球即时看
天天新消息丨端午小长假首日长三角铁路迎来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340万人次
当前简讯:上饶广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端午节前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
石药集团:据股份奖励计划购买6856.9万港元股份 天天新资讯
环球动态:20多次刷新纪录!国之重器“海洋石油201”有多牛?
博鳌莫村外提"颜值"内挖"底蕴" "物业进村"侨乡展活力 世界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