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频道

孩子报新闻学到底要不要“打晕”?和这些“关键人物”当面聊聊可能会得出你自己的答案

来源: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时间:2023-06-22 14:38:55

孩子报新闻学到底要不要“打晕”?和这些“关键人物”当面聊聊可能会得出你自己的答案

高考很快就要填报志愿了。这两天,网络上最火的高考专业非新闻学莫属。

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中回答一位家长提问时说,“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随便什么专业都比新闻强”,这一番言论在网上激起千层浪,引发大批网友热议。

新闻学能不能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引发了一场网络大讨论

张雪峰说,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中有80%没有从事本行业。新闻传播曾经是很好的专业,因为那时候媒体兴盛,电台、报纸、电视台还有网站的编辑记者,而现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

对于他的观点,多位大学教授并不赞同,接连站出来驳斥张雪峰。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强称,张雪峰在吃传播的饭,却在砸传播的锅。在他看来,新闻专业能文能武,是文科中的理科,一专多能,可进全社会各行各业,进可以自主创业,到互联网大厂,退可以考公务员,到国有企业。

一天后,张小强再次发文,说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都重视传播,新闻院系可以考虑分流,为媒体培养精英新闻人才的任务让双一流高校承担,普通院校就摆脱“新闻”二字的束缚,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传播人才。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学院副教授聂书江写了篇文章《要不要学新闻,不能只凭网红一张嘴》,文中表达的观点是,人人都应该学一学新闻,可以在万众传播的时代,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学了之后好找工作,因为新闻业能容纳百万人就业,前景广阔。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还列出7条理由反驳:张雪峰提出的问题值得反思,却不要轻信他的结论。新闻学教授粉丝没有张雪峰多,不代表他们就不懂传播。相信喜欢新闻传播专业的孩子还是会选择新闻专业的。

网上的讨论很多,有人提出新闻和传播是不同的概念。

头部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可以闭眼选

普通高校需谨慎选择

其实,网友们争吵这么激烈,考生和家长们一头雾水,主要是因为对专业的不理解,对行业的未知。下面听小狮妹就来捋一捋新闻专业。

新闻传播行业本身,确实没有了以前的高光时刻,但是有一说一,就业面还是非常广的。所以正如一些教授所言,985、211等头部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依旧可以闭眼选。一些普通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师资等竞争力不大,需要谨慎选择。

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小狮妹也想说几句,选不选新闻专业,更多应该看考生本身的兴趣和能力。

小狮妹的很多同事,有不少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入职后能迅速跟上工作节奏,走上正轨,表现优秀;也有一批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是理工科背景,有的是其他文科背景,学科背景广泛,对一个新闻事件常有独特视角的解读,文章让人眼前一亮。

现在,媒体转型升级,不应该以一家单位的发展来以偏概全,甚至上升到整个专业,说专业寒冬,已是冷门等。总的说来,小狮妹对新闻学专业前景充满信心,不是因为吃着这碗饭,而是因为未来的社会,对传播人才的需求一直旺盛。

月薪1.4万招不到985高校机械专业毕业生

需要下车间,从一线做起

在新闻学被“炮轰”的同时,还有一条新闻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杭州临平某传统机械类上市企业招聘应用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开出1.2万元的月薪,每年13薪,还有安家费及多种福利。原计划招聘50多人,努力了半年,却只招到2名符合条件的双一流高校毕业生。

无独有偶。一年前有家制造企业招聘,开出1.4万元的月薪,也招不到985高校的机械专业毕业生。公司HR说,这场招聘会无人问津,一个学生都没走进来。

机械专业是做什么的?

这是工科中的一个宽泛的学科,是理科生选报的热门专业之一,堪称最强工科。机械类专业需要很好的理科知识、绘图能力、电子技术,“机电不分家”,大学学科往往都是机械与电子融合教学。从招聘就能看到,社会对机械类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这个听起来有点传统的岗位,应届毕业生却能拿到近万或上万元月薪。原因就是和智能制造有关。

猎聘发布过一份《2022智能制造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近一年生产制造领域的新发职位仅次于IT/互联网,招聘薪资也水涨船高。从智能制造领域新发职位分布最多的TOP20城市来看,深圳、上海和北京位居前三,苏州和杭州排第四和第五。

智能制造要求有跨领域的技术融合能力,比如既要懂制造、又懂算法;既要有硬件支持、软件基础和代码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软性素质:能动性、灵活性、协作性。同时,具备这样特征的人才很稀缺,所以招聘薪资比较高。

有老师说,这个专业非常细分,不同学校的优势不一样,填志愿前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清楚这个学校擅长什么,不然出来造汽车还是拖拉机就不一定。而且,这个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是需要从一线做起的,哪怕是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下车间也是必须的过程。

这一“冷”一“热”的对比之下,确实说出了考生家庭最关心的——怎么选专业最合适?

小狮妹经常听到冷门、热门的说法,其实冷门专业、热门专业每年都在变,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专业也是随之在变的。之前热门的金融专业,现在热度已经下降,不少人还遇到就业困境。

所谓的“天坑专业”真的不能选么?最早的说法是“生化环材”这些专业,它们被打上标签,主要是因为不好学、难就业、赚钱少。但小狮妹认为,对此也要审慎地看。

2年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红兵,曾公开发表《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为生化环材“天坑”专业正名。

他说:“专业与你的收入无关,天才少年,往往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唯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其实,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人一生很长,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因为当前学计算机毕业的平均收入可能暂时高一些,就一窝蜂去学。”

如果一个孩子对环境专业抱有一腔热爱,那么这个在别人眼里的“冷门”专业,就是他眼里最“热”的专业。

除了兴趣,有时选专业也需要考虑地域、城市的因素,根据产业发展选专业,比如学金融就去经济发达、贸易繁荣的地方,比如上海。

具体怎么选最合适,小狮妹采访了杭州市教育考试院高考科的钱国良老师。

“讨论新闻学专业,双方的出发点和立场不一样,得出的观点也不一样,这很正常。张雪峰作为分析师,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给家长建议。大学教授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出发,也很自然。”钱老师说,其实每年说到选专业这个话题,都让不少家长和考生头疼。最近,他就接到不少家长的咨询,都在问这个问题。

“80个志愿里,我接触到不少家长是填不满的。想要填好一份志愿,需要综合考虑考生的兴趣、性格和职业规划,再加上分数、位次等信息,对考生来说,可选择的余地确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钱老师说。

志愿怎么填?“只有喜欢不够,需要双向奔赴。”

钱老师举了个例子,选学校和专业,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前几年,有个朋友的女儿考进太原理工大学,但是到了山西,吃的东西不适应,生活环境也不适应,后来退学复读了。“这是所不错的学校,当时填志愿时,父母觉得每一分都没有浪费。但是只考虑分数、专业,却没有重视性格,没考虑到孩子的适应能力等。”

专业到底怎么选更合适?钱老师会在6月24日的服务活动现场做演讲,说一说填志愿的思路和建议,并进行一些志愿填报实操细节的分享。

比如填志愿要考虑兴趣、性格和职业规划这三个维度。到了具体填报环节,建议先用分数定位范围,不能机械使用往年的数据;再圈定志愿的基本范围,比如十个城市十所院校的80个专业;最后是仔细查对志愿信息内容,要特别关注一些专业的特殊要求等。

都市快报主办的100多所国内外院校参与的高考志愿填报&全球升学公益服务活动即将盛大开启!

6月24日,咨询会设在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 5 楼发布大厅(杭州市拱墅区长乐路 29 号),全天为考生和家长们提供精准的服务。

这其中包括40多所国内知名双一流、985、211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上海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

现场,这些名校的招生老师都会来到展会,和家长面对面,为大家的志愿填报,提供最精准的指导。

一直以来,浙江考生热衷于在省内读大学,省内确实汇聚了一批不同层次的热门学校,其中有些学校实力强,但很低调,有些学校的专业发展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因此,展会还邀请了约50所省内各层次知名院校,包括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

这样的高校阵容,可以说是非常强大。最近正是大学招生老师们最忙最忙的时候,有些老师已经安排到一天要跑几所学校,但是听到这个展会信息,第一时间回复:“太好了,我们正需要,参加!”还有外省985高校的招生老师爽快地答应:“相信都市快报的品牌影响力,我们一定来!

除了现场百所高校参与,我们还邀请了很多业内人士,有深耕高考高招领域多年的各地考试院专家,进行志愿填报的纯干货分享;还有行业大咖、教育圈专家,进行考情分析,讲解志愿填报技巧,解读大学专业最新信息。

展会从上午9点开始,到下午2点半,全天不间断,进行干货分享,考生和家长不容错过。

展会时间

6月24日

展会地点

杭州市拱墅区长乐路 29 号

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 5 楼发布大厅

(点击定位,可直接导航,规划路线

地铁3号线香积寺路站A口步行380米

现场停车位充足)

今年全国高考人数创新高

对于分数线有影响吗?

1291万考生,这是教育部公布的今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数据,这一数据比去年增加了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很多家长担心,高考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是不是意味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分数线越来越卷?对于今年的高考生来说,想要进入985、211高校,头部的竞争会不会更加激烈?

实际上,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高考录取总人数的增加。

以2020年为例,当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071万人,当年的高考录取率是90.34%。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078万人,当年全国高考录取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了1001.32万人,录取率也达到了创纪录的92.89%。

具体到浙江省,高校招生人数也逐年走高。据浙江省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数据:2021年浙江全省共有33.24万考生,实际录取31.64万人,总录取率达到95.19%2022年,录取人数达到了33.7万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

可以说,“上大学”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挤”进头部的重点大学。杭州市教育考试院高考科钱国良老师说:“高考人数增加,头部高校本科招生计划不增反减,竞争自然更加激烈。同时,头部高校招生计划更多的投放在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等招生,普通类招生计划越来越少,通过裸考进入名校的难度自然越来越难。”

人生的赛道已经被不断拉长,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高考并不是终点,只是全新的起点。因此,这个“起点”定在哪里?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80个志愿要怎么选择?这是每个家庭都要审慎作出的抉择。

80个志愿怎么填?

考试院有几点重要提醒

6月29日开始,考生开始填报志愿。浙江省高考实行分段划线、填报志愿和录取。

普通类分两段录取,根据高考总分高低,一段线按实考人数60%划定,二段线按实考人数90%划定。另按实考人数的20%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的招生录取。

投档录取时,分段根据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每段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不少家长看到这个数字,就觉得有些头晕。确实,不掌握志愿填报技巧,很可能会陷入误区,甚至遭遇滑档风险。

这两天,考生正在进行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练习。浙江教育考试院去年高考后发布重要提醒,填志愿要注意几点要素:

先看成绩高低,这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再看院校情况,这决定了考生到哪里学习、与哪些人一起学习、学些什么,所以要看院校历史、地域,也要看综合办学实力;

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要选自己喜欢的且符合院校选考科目范围的专业,还要同步考虑就业等。

这80个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志愿,依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失效。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

一段线上考生如果无法被所填报的志愿录取,将与二段线上考生一起再次填报志愿。因此,考生要尽量选报足量志愿,保持较大的志愿梯度,至少分三个层次,并有一定数量的“保一保”志愿进行充分保底。要注意院校专业选考范围要求,比如未选考物理等科目的考生选报专业志愿范围相对较小,要特别注意理性选择,合理定位。

专业的选择很关键

有热门专业就业时成了冷门

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怎么选专业,主要是两点,一是兴趣,二是就业。选自己喜欢的同时,也要考虑未来就业的情况,比如某些专业毕业后,可能在哪些行业工作。

“现在全国高校各种专业成千上百,有些专业名称接近,但其实相差很大,我们家长真的搞不太懂,又怕耽误孩子,有些难。”一位高三家长说。

一位教育圈业内人士举了个例子,说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听起来都和计算机相关,感觉差不多,其实差别很大。“关键是热门专业越来越多,有些普通院校的办学水平一般,也在开这些热门专业,其实是在凑热闹。”

一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说,考虑专业时,选择重点大学的普通专业,还是普通院校的特色专业,以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特长的,并且还要符合院校选考科目范围的专业,否则院校档次再高也不选报。

“尤其是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但到了就业时却成了冷门,需要理性判断。”这位专家说,比如前些年很热门的金融学,这两年就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不少高校开这个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但整个行业里,银行、证券等在裁员,就业岗位少。有个家长来问我,浙大城院的金融专业毕业,想进一个信用社,都进不去。”

海外学校认可高考成绩吗?

很多家长做好两手准备

每年高考结束后,留学机构都会迎来一轮咨询的小高峰,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高考后出国还来得及吗?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海外大学开始认可高考成绩,更是给家长和学生多了一个选择。

很多家长做好了留学、高考两手准备——如果高考发挥稳定,可以选择一所国内优秀高校就读;万一发挥失常,可以先读国外大学的预科课程,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补齐学术能力,提高英语成绩,然后就读国外本科。

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院校均已把高考成绩纳入申请材料范畴。

以英国高校为例,今年5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宣布开始接受国内高考成绩申请英国本科。从目前趋势来看,已有超过40所英国大学认可高考成绩,包括剑桥大学、杜伦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

一位留学机构的课程老师表示,很多国外高校在申请时,不需要提交语言成绩。所以,学生可在高考后一边准备语言成绩,一边申请学校。这些学生虽然之前没准备过留学,但经历过高中三年学习,在学习规划和知识储备上有较大优势,经过高考洗礼,心理更成熟。因此,高考后选择留学,时间上来得及,能力上也有优势。

本次活动由深耕国际教育27年的国内头部教育机构新通教育承办。6月24日咨询会现场,会邀请一批著名海外高校到现场,为有留学意向的家庭梳理高考后留学的路径规划。

2023都市快报高考志愿填报&全球升学公益服务活动现场,设在杭州市拱墅区长乐路 29 号 杭州运河文化发布中心 5 楼发布大厅

现场,我们还邀请了国内知名院校招生老师及各地教育考试院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解析2023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为考生和家长出谋划策。

此外,参加公益咨询会的家长或学生,可以免费获赠一本由都市快报出品的《202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内含最新的省内外高校招生信息,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合理的志愿填报策略。

另外,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为参加现场活动的高考学生准备了1份精美礼品和1份出国留学金融服务资料。参加活动的家长,可以凭收到报名的短信领取礼品,一共400份,送完即止。

相关稿件

孩子报新闻学到底要不要“打晕”?和这些“关键人物”当面聊聊可能会得出你自己的答案

时讯:重庆银行面试问题及答案(银行面试问题及答案)

广东省土木建筑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成立-环球新消息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脖子上长了个肿块按下去有点痛_脖子上长了个肿块|微动态

胎位不正怎么办_有什么方法

聊斋故事简介_聊斋故事简介是什么|天天观天下

环球观察:香辣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_香辣虾怎么做

Keep继续冲刺“运动科技第一股”:2023年Q1营收4.47亿 观天下

南韶高速是哪里到哪里

每日信息:18万套!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增速全国第一,10万中介费变1000张火锅抵用券…

上周套现1.17亿美元后 “木头姐”继续减持特斯拉_即时

AdvanTrade:FOMO会主导黄金市场? 世界新视野

焦点快播:箱子长宽高怎么算立方 长宽高怎么算立方

美司法部国家安全司成立专职调查打击“国家背景网络威胁”的国安网络科

宜春远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建筑陶瓷与石材检测技术-当前视点

为什么斗牛的时候用红色的布_斗牛为什么用红色的布_环球热推荐

焦点热文:高压锅烧牛肉需多少分钟?

没茶叶怎么煮鸡蛋的正确方法

即食海参好不好,如何食用即食海参?

全球微动态丨北向资金净卖出6.41亿元,宁德时代、立讯精密等获加仓

爱我手机怎么了_爱我手机

千年前的兵马俑,玩的也是“多巴胺穿搭”-天天观焦点

关注渐冻症群体 京东健康“两千万关爱计划”让更多患者“能看病、有药吃”|当前快看

Scotto:联盟高管预计米德尔顿会寻求一份4年1.3亿的新合同

《勇者斗恶龙 怪兽篇3》新作公开!12月1日发售! 今日聚焦

机器人概念本周延续涨势,行业需求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机构看好这些股 天天新消息

环球速讯:十一位技术高管“出走”背后,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正在“觉醒”

端午“大礼包”来了!这只新股涨超50%,换手率北交所史上第二高!_全球信息